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28351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4
《农村初中历史课激趣略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部农村初中历史课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略谈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中心校中学一级教师:张国超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原因,相当多的中学生对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兴趣。学生对历史教学的认可程度如此之低,直接导致了历史教育的低效率,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笔者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乡镇初
2、中,学生的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窄,有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加之受“历史是豆芽科”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采取“划划背背”,让学生死记硬背的也不少,结果常常是学生望历史课兴叹。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笔者也是很多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关心和探导的问题。下面我就近几年的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问题谈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首先,重视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激趣因素,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使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
3、学习历史也是出于考试的需要,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如果教师再不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知识的价值,把课上得枯燥乏味,就很难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其实不论是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历史场面,血雨腥风的历史事件,还是多姿多彩的手工艺品、工业品、文学、绘画、建筑、雕刻、音乐、舞蹈、体育等等,无一不可以唤起学习的学习兴趣;不论是雄伟的故宫和万里长城,还是神秘的兵马俑和敦煌石窟,无一不令人神往。课标历史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教材中发掘兴趣的源泉,唤起学生对历史内容的亲近感,激
4、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同时,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用处很大。如:学习明治维新后,可以让学生思考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的异同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强盛,就必须要进行改革,重视人才,大力发展经济,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要推向前进,也需要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历史其实就是“前车之鉴,后世之师”这样分析,学生感到学历史很有用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其次,教师是培养兴趣的关键。同样一堂课,有的
5、教师讲起来枯燥乏味,学生无精打采;有的教师讲起来却生动活泼,学生也兴趣勃勃。因此,初中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既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根底又要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这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素质。农村初中缺乏专业历史教师,很多学校是由文科教师兼上历史课,这就要求教师要充电,要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学校要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其次,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方法,着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摸索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致力教改,教学相长。传统的历史教学大多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讲重点,学生划重点,考试考
6、重点,一味的“满堂灌”,自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多媒体、投影仪、录像片等先进教学方式,适时播放一些历史或考古记录图片,展示图文资料,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设计上,可以采取自由辩论、小品表演、论文答辩等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唤起学生的兴趣。结合地方特点,让学生走进历史博物馆,搞社会调查。如到内江参观喻培伦大将军纪念馆、大千纪念馆,考证汉安古县城遗址等,让学生体验“走进历史”的真切感受。第三,运用教学技巧,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补充完善教学方法。导入时,运用朗读、问答、猜谜、音乐等技巧,精心设计好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7、。教学中利用好教科书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的特点,讲好有关插图,增进学生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提高教学质量。如《商鞅舌战图》,如果教师讲解得好,既能把学生吸引住,达到激趣的作用,又能使学生对变法的过程、结果了解更详细,一举多得。教学过程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从而迸发出学习的热情。三、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唤起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越是积极参与教学,思维活动就越
8、积极,对历史现象和问题就越关注,兴趣就提高。首先,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对历史的需要感。其次,教师要加强同学生的沟通,尊重学生,创建和谐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的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习积极性才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