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2459
大小:1.89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7-12-11
《高考生物选择题分析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生物选择题分析一、生物试题知识点分布题号2009年考查知识点1选修3:植物、动物的细胞培养2必修1:细胞呼吸类型必修3:免疫3选修3: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4必修1:光合作用、细胞呼吸5必修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6必修3:生态系统营养级关系题号2010年考查知识点1必修3:免疫2选修3: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3必修3:种群数量变化特点4选修3:克隆技术5必修3:动作电位6必修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作用选修3:植物的组织培养题号2011年考查知识点1必修1:光合作用2选修3:胚胎工程3必修3:必修3:动作电位必修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4必修3:免疫5必修3:种群6选
2、修3:基因工程1、免疫(2009)2.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些列关于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2010)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011)4、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关于主动免疫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作用在受体(接收者)内维持时间较长B、受体接受的是抗体
3、或致敏淋巴细胞C、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D、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2、基因工程(2009)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核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2010)2.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
4、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2011)6、将ada(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B.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C.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D.每个人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3、光合作用(2009)4.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
5、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2011)1.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应4、动作电位(2010)5.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
6、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2011)3.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5、种群(2010)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选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
7、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2011)5、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种族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来源于存活数B、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图呈凹形(类型III)C、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D、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6、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
8、培养(2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