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间透太冲”针刺法的临证应用

“行间透太冲”针刺法的临证应用

ID:5418847

大小:34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0

“行间透太冲”针刺法的临证应用_第1页
“行间透太冲”针刺法的临证应用_第2页
“行间透太冲”针刺法的临证应用_第3页
“行间透太冲”针刺法的临证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行间透太冲”针刺法的临证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1790·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11月第2l卷第ll期JETCM.Nov2012,Vol,21,No.1l“行问透太冲"针刺法的临证应用朱现民刘小庆(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河南郑州450008)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12)11—1790—03【关键词】行间穴太冲穴透穴针刺临证应用针灸穴位中的“行间”功专疏闭祛瘀.使气血流行而百病皆愈;而“太冲”为经气盛大冲突之处,能通调全身气血,两穴功效相近。行间为肝经“荥穴”,以清肝热、息肝火、平肝风、

2、泻肝实为用:太冲同为肝经“输穴”和“原穴”,以疏肝郁、理肝气、通肝经、益肝虚为用。两穴既能用于足厥阴经脉循行部位之病证,又能用于肝脏胆腑之病证,既可调补以治虚,又可泻邪以治实。行间、太冲二穴同在足背两趾间,位置相距不远,采用“透刺”法可一针贯通二穴,充分发挥其疏理肝郁。平逆肝气,通行气血,调节脏腑虚实的作用。近年来“行间透太冲”的针刺方法在临证中得以广泛运用,实践证明此法取穴精简,针感明显,操作容易,获效迅速,对不少病证数次旌术即可治愈。1定穴刺法1.1穴位特性行问穴位于足背侧第1、2趾间,趾蹼缘

3、的后方赤白肉际,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行间和太冲两穴,一为“荥穴”,一为“输穴”,根据《灵枢r邪气脏腑病形》篇所提出“荥输治外经”的应用理论,主要用于治疗足厥阴经脉循行通路上的疾患。以及肝经火热循经上扰的疾病。“太冲”义为肝经“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之处,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的理论,亦可用于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证。施术时采用“行间透太冲”的刺法,一针透二穴,同刺荥输原,以加强疏通厥阴肝经脉气、调节脏腑气机的功效。1.2透刺施术正坐或仰卧

4、,以足部自然放松取刺为佳。足背皮肉浅薄,有汗毛及皮脂腺,富有弹性,足背静脉分布较多,互相吻合成网状。此处不宜直刺过深,多以针尖向上斜刺进针。一般用O.38mmx50mm的毫针,从足背第1、2趾缝纹端行间穴进针,避开可见的浅静脉.顺趾骨间隙向上朝太冲穴方向刺人25~40mm,中等强度刺激,局部出现酸麻胀感并向上放射传递,针感可经足背、踝部、小腿传至膝关节部,甚至于少腹部及腹股沟区。留针15~20rain,其间行针1~2次。透刺操作时,针体在穴下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足背深筋膜,沿拇长伸肌腱的外侧缘,达

5、深层由足底内侧神经支配的第一骨问背侧肌。2应用范围2,1头痛眩晕足厥阴经脉上行至巅顶.行间、太冲两穴透刺,疏肝熄风,清降肝阳,清利头目,治疗痛在巅顶的“厥阴头痛”及痛在两侧的“少阳头痛”,在全身经穴尚属特有。1J。肝阳上亢、肝火上扰、肝经风热所致的头痛,用0.38minx50mm毫针从行间穴朝太冲穴透刺,以强刺激手法行针,留针20rain左右,即可出针.1次治疗即可显效,对于顽固性患者,以行间透太冲为远端·证治探讨·取穴,局部配取百会、风池增强疗效.效果不踢显时可同取双侧穴位。2J。血管舒缩功能障

6、碍引起发作性头痛,透刺后施提插捻转.以局部酸胀疼痛,或向上扩散,或传至头部,患者微微出汗为佳。针感越强,效果越佳.可以迅速解除血管痉挛,缓解头痛症状。妇女行经前后症见头顶疼痛,取刺太冲穴针刺,有针感后行缓慢左右捻转,同时配合患者深呼吸,一般1次即愈。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眩晕,均可刺行间、太冲二穴。现代医学巾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美尼尔氏综合征等均可出现眩晕症状,针刺后均可改善症状。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太冲具有良好降压、改善头痛、头晕症

7、状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所致眩晕。斜刺透刺双侧穴位,强刺激泻法,以达平肝阳,息肝风,清头目之功,针刺后患者感觉头部清爽,神清目明”。2.2目赤暴盲肝开窍于目,肝脉连目系,《百症赋》中载“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对肝火循经上犯于目所致的目赤、肿痛、干涩等症,行间透刺太冲能清泻肝火,除热明目,凡属肝经风热、肝火上炎等肝经热证、实证所致的目赤肿痛,均以透刺法作为远端取穴施治方法。一般存感传能够上达眼部时,患者即感觉眼部明亮,视物清晰。行间、太冲是肝经治眼目疾患的代表性穴位⋯,施以针刺能

8、使眼球结膜微血管口径明显改变,血流速度明显增加,从而证实肝脉确实与“日系”有特异性联系,针刺行间太冲穴治目疾实际上就是通过改善眼部微循环,增加眼部血运而实现的。暴肓症以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至失明为主要表现,常选双侧行问透刺太冲为主,以强刺激泻法为主,留针20min,其间行针2次。配用睛明穴浅刺8一10mm,不施任何手法,1次治疗即可不同程度的恢复视力。行间、太冲穴对青光眼、夜盲症有很好的降眼压作用,施以强刺激泻法,即可降低眼压,改善眼压代偿功能,胜过其他蝓穴㈣。2.3耳聋鼻衄行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