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134848
大小:5.91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4-29
《关注命题变化的一个新趋势-地理过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注命题变化的一个新趋势——突出地理过程考查寿昌中学汪卫通一、从新课标理念看复习应对策略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过程与方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注重地理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材料: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
2、更为炎热的酷暑呢?(1)根据图文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限4-6字),并解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2)如果把上述主题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请设计出你的研究思路(每一步骤不必展开论述)。①→②→③→④1.搜集、阅读资料2.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3.讨论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4.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突出过程——近年命题的最新导向①(2004年)“白风暴”题中第4问:简要分析在该地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9分)答案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
3、)(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突出过程——近年命题的最新导向②2005年“东南亚”题中第3问: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7分)答案两大板块互相挤压,板块界线附近深处岩浆熔融,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③2005年“河西走廊”题第5问: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水)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8分)□突出过程——近年命题的最新导向答案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④2004年全国卷(III)
4、第36题:(3)若此次降水为上述类型(锋面雨+地形雨),请叙述其成因。(9分)□突出过程——近年命题的最新导向答案形成锋面雨的原因:华北地区8月降水类型多为锋面雨,此时雨带北移至此地,东南暖湿气流与北下冷空气相交形成锋面,产生降水。□突出过程——近年命题的最新导向以上四题的共同特点是,得出结论并不难,关键是要讲好问题发生的过程或形成的原因,设问的点上很细、很深,要求很高。并且都是采点给分,不能笼统回答,学生往往都要扣掉一些分数。像这样侧重从事物的发生原因、形成过程角度设计问题,我认为是命题者有意改变“重结果、轻过程”学习方式的一种尝试、努力,与
5、新课标重视“地理过程”的理念也是一致的。这是近年文综地理命题值得关注的一个最新导向。□渗透“过程”——日常复习中思路跟进“卡特里娜”飓风——台风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º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渗透“过程”——日常复习中思路跟进读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某区域示意图,分析斜线所示地区地貌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所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由于流速降低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梳理“过程”——搜索课标成复习专题●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
6、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以某经济发达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读地表景观图片,说出河流、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地表形态形成演化。●说明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过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观察海底地形图,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运用资料,从地理角度说明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形成原因●举例说明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比较在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简述地震、泥
7、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梳理“过程”——搜索课标成复习专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续上页)(200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示正确的环流方向。沃克环流(2003)37.(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气压与风的强弱也发生变化。)应对策略:建立从“
8、地理过程”分析地理事物的“过程思维”模式以“季风的形成过程”为例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风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