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083177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3
《音乐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反思14中孙明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音乐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反思大庆市第十四中学孙明坤音乐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反思大庆市第十四中学孙明坤《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七年级的一堂音乐欣赏课。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在本曲中特意加入了大量的“定音鼓震音奏法”,再加上钹的衬托,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疾风、雷雨和闪电的音响。这首乐曲的打击乐部分具有非常多的可挖掘内容,如果光靠听觉而不加以想象,就无法体会到音乐中的电闪雷鸣以及人们载歌载舞的情景。教学这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在想象中创造音乐形象。我定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圆舞曲和波尔卡音乐的对比欣赏,感受波尔卡音乐特点。初
2、步了解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表现定音鼓和大镲在乐曲中的音响效果。能用自然统一的声音,准确模唱出B段主题旋律。学生能积极地参与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实践活动。能通过这课的欣赏自然而然的说出这部波尔卡舞曲的名字——雷鸣电闪。认识波尔卡舞曲的特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神奇,它不但可以将自然界中的现象鲜活的再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可以把人的情绪完全调动起来,使人身临其境。这种类型的欣赏课,要如何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感受音乐元素,如何从情景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能在想象中体验音乐情景,塑造音乐形象呢?我先由“雷鸣电闪”导入,提问学生平时听到的“雷鸣电闪”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出很多答案
3、;随后教师设计的听音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愿望。我随后引到乐曲中的定音鼓震音,引导学生想象定音鼓表现的自然情景和人的活动场景,学生将原来心目中的雷鸣电闪形象和音乐中用乐器演奏的形象对应了起来,在充分的想象中感受到音乐的表现力;在此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创造想象:即兴发挥创造打击乐器的不同打法。学生在探索中不仅认识了打击乐器,同时也知道了各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及其丰富的表现力。其次,我仔细地讲解什么是切分节奏、怎么掌握;再引入该歌曲(不介绍名称与内容等信息),以解决“切分节奏”为目的先学习该乐曲主旋律部分,等学生都会唱之后,让学生听辨定音鼓震音,学生就轻而易举地在主旋
4、律中找出打击乐的声音;然后向学生提出“这个鼓声像什么声音呢?”但学生这时大都不知所云,还没有从枯燥的乐理中走出来,最后我亲自讲解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并感受各种乐器模仿的音效。起初听完后学生纷纷回答:“好像是一场战争”,“好像有人在狂欢跳舞”,“好像是在吵架”……学生竟有如此精彩的回答。从学生们的回答中不难看出许多同学在初听乐曲后,对乐曲都有所感悟,但还不够深刻、具体。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刚听过的乐曲中用了哪些打击乐器?有意激起学生的听觉记忆。2、你是否也能尝试用打击乐器创造自然界的音响。听到问题学生纷纷回忆刚听过的乐曲,并争先回答:“鼓、锣、镲……”等,兴趣极高,听到第
5、二个问题后,课堂更加活跃了,学生有的用双响桶模仿屋檐上下落的雨点声,有的用大镲相互磨嚓模仿出远处滚滚的雷声,有的干脆就用嘴巴模仿呼呼的风声,还有的……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各展才能,尽情的创造着大自然的音响。通过本节课的欣赏,情景导入并融入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必要手段。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创造的空间,学生们积极地讨论着、研究着,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一届音乐欣赏课丰富多彩,有情有趣。作为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感悟,必须先创设精美的情景和动听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美好事物、感受美好事物、并通过音乐滋养他们的心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