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黄泥垭隧道双向行驶两车道二级公路隧道设计毕业论文

重庆黄泥垭隧道双向行驶两车道二级公路隧道设计毕业论文

ID:5406903

大小:3.20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7-12-10

重庆黄泥垭隧道双向行驶两车道二级公路隧道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重庆黄泥垭隧道双向行驶两车道二级公路隧道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重庆黄泥垭隧道双向行驶两车道二级公路隧道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重庆黄泥垭隧道双向行驶两车道二级公路隧道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重庆黄泥垭隧道双向行驶两车道二级公路隧道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黄泥垭隧道双向行驶两车道二级公路隧道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庆交通大学2009届隧道与城市轨道专业毕业设计重庆黄泥垭隧道双向行驶两车道二级公路隧道设计毕业论文第1章设计资料1.1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1.1.1采用的技术标准(1)隧道按规定的远期的交通量设计,采用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2)隧道设计车速,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80km/h设计,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照80km/h设计。1.1.2主要设计标准规范(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2)《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003;(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2、》JTJ004-89;(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7)隧道围岩级别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1.2工程概况拟建黄泥垭隧道隧道进口位于重庆市南川区三镇长沟,出口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小河镇松河湾。其为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设计时速80㎞/h,净宽10.56m,净高5m,隧道起止里程、设计路面标高、长度、纵坡详见表1.1。表1.1黄泥垭隧道隧道设计方案线路进口桩号进口路面标高(m)出口桩号出口路面标高(m)隧道长度(m)设计纵坡主洞AK1

3、+9901011.53AK5+5201063.983530-0.60%、+2.328%、-1.00%87重庆交通大学2009届隧道与城市轨道专业毕业设计避难通道ABNK0+0601012.36ABNK3+6301071.0583570+0.528%、+2.332%、-1.00%、+0.576%1.3工程地质概况(1)隧道所穿越的山体稳定,构造简单,新构造运动以间歇性抬升为主要特征地震活动微弱,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隧道位于龙骨溪背斜两翼,岩倾角小。隧道区山体稳定,适宜黄泥垭隧道建设。(2)隧道区地自重应力场主,不存在高地应力,在隧道进行

4、开挖中不会产生岩爆及软岩变形。(3)隧道进、出洞口段分布的残坡积体建议采取清除或支挡措施。对形成的边坡应采取及时支挡及坡面防护措施,对隧道进口建议采取早进洞、出口晚出洞,尽量避免大开挖,以保证自然斜坡的稳定,保证施工、营运安全。(4)黄泥垭隧道隧道围岩级别为Ⅴ、Ⅳ、Ⅲ级。隧道Ⅴ级围岩占22.8%,隧道Ⅳ级围岩占20.7%,Ⅲ级围岩占53.6%。(5)隧道出口段具有106.40m长的浅埋隧道,围岩等级为ⅴ级,地质条件较差,需要设置明洞。(6)隧道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岩溶裂水,由于裂隙发育的不均匀性,从而会导致地下水的分布与富集

5、亦不均匀,隧道区可能将出现涌突水现象。隧道区隧址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为微~弱透水层,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附录K判定,隧道区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性等级为微。(7)隧道的建设对区内环境将产生较大的改变,新形成的边坡,改变了斜坡现状的稳定性,为预防发生次生地质灾害,对形成的人工挖填方边坡应采取支挡或放坡的处理措施;隧道的建设将改变地下水的径流排泄模式,地下水位的下降,将产生地表水体和地表井泉的干涸,造成人畜的饮水困难,局部地段森林死亡。87重庆交通大学2

6、009届隧道与城市轨道专业毕业设计表1-2各类围岩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围岩级别力学指标ⅤⅣⅢ备注密度ρ(×103kg/m3)2.30~2.502.50~2.602.60~2.80弹性抗力系数K(MPa/m)400~500400~5001000~1200弹性模量(静态)E(Gpa)6.0~8.08.0~10.015.0~20.0泊松比μ0.25~0.300.25~0.200.20~0.15计算内摩擦角φ(°)46~5050~5455~60容许承载力σ。(kPa)1000~15001500~20002600~3000饱和抗压强度Rb(Mpa)

7、12.0~19.012.0~20.035.0~60.0摩擦系数f(圬工与围岩)0.400.450.55Ⅲ级围岩为表面不光滑时详细地质情况参见隧道纵断面设计图。第2章总体设计2.1选址的考虑隧道总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地形、地貌、地质、气象、社会人文和环境等调查基础上,综合必选隧道各轴线方案的走向、平纵线形、洞口位置等,提出推荐方案。地质条件很差时,特长隧道的位置应控制路线走向,以避开不良地质地段;长隧道位置亦应尽可能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并与路线走向综合考虑;中、短隧道可服从路线走向。87重庆交通大学2009届隧道与城市轨道专业毕业

8、设计(2)根据公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确定车道数和建筑界限。在满足隧道功能和结构受力良好的前提下,确定经济合理的断面内轮廓。隧道内外、纵线形应协调,以满足行车的安全、舒适要求。(3)根据隧道长度、交通量及其构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