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如何成功构思1.doc

中考作文如何成功构思1.doc

ID:54054247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2

中考作文如何成功构思1.doc_第1页
中考作文如何成功构思1.doc_第2页
中考作文如何成功构思1.doc_第3页
中考作文如何成功构思1.doc_第4页
中考作文如何成功构思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如何成功构思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场作文如何成功构思  考场作文构思往往和立意连在一起,构思能另拓一面,深入一层,立意才能胜人一筹。题材类似、构思平庸、立意一般的文章与构思别致、立意新颖的佳作相比,评分会有一到两个档次的差别。考场上看到作文题后,同学们怎样才能避免思维“短路”和从众思维,根据自己的素材储备,快速而个性化地进行构思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技法。一、构思要诀要决一:化大为小,以小见大中考作文在命题上不给考生设置审题障碍,给广大考生提供了发挥空间,有利于考生写出有生命力的文字。如“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我想唱首歌”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但是,这样的命题覆盖的材料外延因限制少而无穷大

2、,给我们在选材立意带来了挑战。因此,化大为小无疑是较好的构思方法。以“我想唱首歌”为例,我们首先通过审题确定题眼为“唱歌”,可喻指赞颂、思念、喜悦、哀伤等种种思想情感。无论我们写什么,都是题目允许的,但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通过加入限制语的方法来缩小材料的范围,带着问题来落实具体的素材,如“我想为谁唱首歌?”如此一来,就化大为小,确定了相对集中的写作素材。比如“我想为祖国唱首赞美的歌”这个素材,我们要理解一些相关问题,“我为什么要赞美祖国?”、“哪些方面值得我来赞美?”、“通过哪些具体内容体现我的赞美之情?”等,最后,可以重点写三个方面内容:对祖国悠久历

3、史的礼赞、对祖国丰厚文化底蕴的感悟、对人民勇于创造精神的歌颂。以小见大: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中,切入重大而严肃的主题。有些文章所写之事看起来小,但细细读来,却可发现它们立意大气。如《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选材是够小的,可是有的考生却切入了“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的大问题。这样就使文章的主题极具普遍意义。能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品质联系起来。如有篇短文是说吃松子的,以前都是自己把硬壳咬开,随着科学的发达,松子变成工业流水线产品了,很容易咬开,就觉得没有以前那么香了。再后来就都是松子仁了,不用自己去皮,可以一把一把往嘴里装,失去了吃松子的

4、乐趣。文章最后得出,松子的香是包含在硬壳里的,如果没有自己去咬破硬壳,自己去咬破硬壳,怎么会品尝到松子的香味呢?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如果不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不经过自己的亲身尝试,面对成果就不会感到其中的幸福与欢乐。类似的例子学生作文中也是见得很多的。要诀二:化虚为实,由实而虚。面对较抽象的“虚”题,如果你就“虚”说“虚”,往往难以驾驭,容易写得空洞。最好的写法是化虚为实,选取自己积累中能与题中“虚”义对接的“实”事,叙写时由事(实)而“虚”,升华主题,回扣文题。比如2008年广东中考作文题为“虚”义色彩较强的“脚步”,有位考生化虚为实——叙写“我

5、”初三时情绪低落脚步徘徊,母亲和同桌帮助“我”走出迷茫,踏上正确道路的具体过程,结尾由实而虚:“梦中,天空不再灰暗,多彩的霞光照耀大地。我们踏着坚实的脚步,追逐属于我们的朝阳。”作者通过这段文字巧妙地揭示出“脚步”的寓意——坚定乐观,充满自信,笑迎目标…… 要诀三:避俗就己,亮出个性。“避俗”就是避开多数人可能写的题材,“就己”就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个性色彩强烈的素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2中考作文《改变了我》,很多考生补入“老师”“父母”“名著”等极易撞车的词语,而有位考生善于“避俗就己”,他补上加了引号的“我”字,以此为题材构思成文,让人

6、耳目一新。 要诀四:巧对热点,精选角度。有的考生准备了很多“热点”材料,例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热点素材,一见到题目就把这些材料不加变换地写进去,结果大同小异,鲜有个性。2008年江苏南通中考作文《一道风景线》,较多考生将抗震救灾中的诸多感人事例作为“风景线”,构思大同小异,角度相同,雷同现象十分严重。而有的考生虽然也写抗震救灾,但他们有别出心裁的切入点、个性化的体悟和精致化的描写,做到所写人物事例与其他考生虽然相同,但切入点和体悟却来自自己的创造。如有位考生写抗震少年英雄何翠青的事迹,巧妙地从她的姓名切入,又从她的姓名升华主题:“柳梢翠绿,草色青青,这

7、是爱心的蓓蕾!这是生命的亮色!这是90后的骄傲!这是祖国的希望!何翠青,我的好妹妹!你永远是我心中一道亮丽翠青的风景线!”这种“冷静面对热点、精心选择角度”的笔法能给人新意扑面之感。 要诀五:妙引“李杜”,古为今用。“回到古代,复述经典”是中考作文的常见手法,但不少考生往往没有创意,要说“坚忍不拔”,必引越王勾践;论证“淡泊名利”,少不了李白放逐、陶潜归隐,且视角陈旧,语言雷同。“李杜”文章在,引用贵出新:1.独特角度选材显示深厚积淀,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巧”;2.构思中要融入个性化见解;3.引古及今,以古衬今;4.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以情立意

8、。如中考话题作文“选择”。有考生拟题《独上高楼》,用“太白的选择”“东坡的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