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053807
大小:4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12
《《记承天寺夜游》详案(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记承天寺夜游》(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文章写苏轼邀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赏月夜美景之事,全文仅80余字,却容叙述、描写、议论于一体,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和面对逆境的旷达胸怀。学情分析:经过初中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词语,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是学生的学习意识、知识基础仍较薄弱。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
2、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诵读——读出文章韵味,熟读成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诵读、积累。2、背诵、默写。教学难点:1、品味文中描写月夜美景的手法。2、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作者身世和创作背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2、诵读、品味法。反复朗读,从中品味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自主、合作、探讨。小组交流,解决疑难,不能解决的存疑,班内交流或教师点拨指导。课时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过程:9一、导入教学1、作者苏轼简介●同学们,你知道苏轼是谁吗?(演示文稿——苏轼把酒对月图)●学生回答
3、:●教师明确:(演示文稿——苏轼简介)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20岁中进士,多次被朝廷命官,又因新旧两党之争,也多遭贬谪,一生坎坷。1101年7月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谥号“文忠”。2、知人论世(演示文稿——背景介绍)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推行新法,从变更政治、经济制度入手实行改革,苏轼与欧阳修等一大批文人一起站在反对新法的立场上,由此,苏轼卷入上层政治冲突。在王安石执政期间,苏轼主动要求外放。变法后期,朝政上小人得志,东坡先生常为此郁结心中。元丰
4、二年(1079年)三月先生奉诏出守湖州(今属浙江)。湖州的美景、湖地重文乐教的风尚,使先生深深感到,与其为政治争斗而烦恼,不如踏实的在地方为百姓造福。在湖州,先生按官场惯例,做《湖州谢上表》以答谢皇恩。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语句和此前所作一些诗句,以无视圣上、诽谤朝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并将其投入监狱。经过了上百天的牢狱之灾,先生终于被释放,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至此,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终于落下了帷幕。《记承天寺夜游》是先生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到黄州的第四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生听读要求:听准读音
5、,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2、自由放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演示文稿——读出停顿、读出节奏)(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9(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分组合作完成(生译读,师巡回质疑)●交流、解决疑难字词的翻译●重点文言词汇积累(演示文稿——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2)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3)月色入户:(门----足不出户)(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积水空明:(形容
6、水的澄澈透明)(6)盖竹柏影也:(原来)(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重点句子翻译(演示文稿——翻译下面的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交谈取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5、学生朗读●师: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翻译,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下面我们再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学生朗读9要求:读得流畅自然,读得声情并茂。6、整体感
7、知●思考:课文叙何事?描何景?抒何情?●学生交流:§事——苏轼与好友夜游承天寺。§景——月夜美景。§情——深处逆境,孤独、郁闷;自适、乐观、旷达。●教师小结:这篇游记作于苏轼贬官黄州期间,这一年四十四岁,总的说来他的情绪是比较沉郁的。但是,苏轼毕竟有他自己的个性,不像范仲淹那样,进亦忧,退亦忧,在朝则忧其民,在野则忧其君,永远是忧愁。苏东坡当然也有忧愁,可是,他并不因此而没有欢乐。三、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1、默读课文,质疑交流(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