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影像诊断.ppt

肝血管瘤影像诊断.ppt

ID:54025128

大小:7.35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4-28

肝血管瘤影像诊断.ppt_第1页
肝血管瘤影像诊断.ppt_第2页
肝血管瘤影像诊断.ppt_第3页
肝血管瘤影像诊断.ppt_第4页
肝血管瘤影像诊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血管瘤影像诊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肝血管瘤概述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左右为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血管瘤在肝脏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发病机制目前肝血管瘤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现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其一认为是血管畸形,其增长是由于血窦在血流作用下的扩张。其二认为肝血管瘤是真性肿瘤,其增长是由于新血管组织的形成。分类(1)海绵状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

2、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3)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4)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临床表现小血管瘤多无明显症状及体征,较大血管瘤可有肝区胀痛,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4厘米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

3、、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诊断依据B超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大多数小血管瘤(<5cm)为强回声。较大的血管瘤(>5cm)则表现为内部高低混杂回声,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变、血栓形成或坏死所致。CT平扫下肝血管瘤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增强特征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增强区域呈进行性向心性扩展,延迟(>5min)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再延迟1h后病灶又恢复到平扫时之低密度(“快进慢出)。诊断依据MRIT1WI低信号,T2WI表现

4、为特征性的“灯泡征”样高信号。增强特征同CT。T1WIT2WIDWI诊断依据动脉造影对比剂进入肝血管窦后密度呈很高的染色,形似大小不等的“小棉球”或“爆米花”,瘤体巨大的则出现“树上挂果”征。动脉期很早出现,持续时间长,可达20s甚至更长,即“早出晚归”征。放射性核素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肝血流,血池显像方法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方法。肝血管瘤的危害性肝功能逐渐出现异常损害肝脏的代谢作用大出血,危及生命因此如果瘤体直径小于4cm,无临床症状,且动态观察其静止不发展,

5、定期复查即可,否则应予治疗。治疗方法手术治疗(1)肝血管瘤切除或肝叶切除术;(2)肝动脉结扎术;(3)术中冷冻治疗。非手术治疗(1)放射治疗;(2)中医中药治疗。治疗方法微创介入治疗(1)动脉导管介入通过股动脉插管至肝部,采取注射硬化剂,阻止肝部血管瘤瘤体生长,使其逐渐坏死,达到治疗目的。(2)高频彩超微创介入疗法在高频彩超三维可视下,通过介入针使药物直达体内血管瘤瘤体中心病灶,准确率、有效率高,愈合快,不复发。典型病例ID284207,女,54岁,查体发现肝巨大占位1天。病例回顾女,40岁,查体彩超发现肝占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