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013秋读书心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汇报材料天一新城小学顾金伟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读书汇报的题目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语出《论语.述而》,它镌刻在我们天一新城小学校启智楼的墙面上,,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的是要等对方实在无法想明白的时候再去启发他,只有在对方心里明白但又不知如何表达的时候再去开导他.简单的说,就是要在对方努力后再给予帮助,直接的帮助反而会使对方产生不爱思考的坏习惯.而举一隅不以
2、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今天成语举一反三的出处.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典故.陶行知先生是大家都知道的大教育家,有一次,陶行知先生给大家讲学的时候,将一只大公鸡带入课堂,然后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不吃.他又掰开鸡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灌,大公鸡拼力挣扎,还是不吃.后来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撒了一些米,自己向后退了几步,一会儿,大公鸡自己啄起米来了.教孩子学任何一样本事,就跟喂鸡一样,你越是强迫他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越是达不到效果,如果我们给他一定的空间,让他
3、自由.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效果反而会更好.我曾给听过我校中段一位青年教师的数学课,课题是多位数的口算与估算,她上课伊始,就列举了三种方法让学生自主的探索,讨论如何能够得出这个结论,当然,结论是已经安排在黑板上的答案,整堂课上下来,学生完全按老师的安排进行了讨论,但气氛始终有点沉闷,下课后,她征求我的意见,我也毫不客气的进行了评价,我说:不经历探索的阵痛,怎能收获发现的快感呢?我也曾听过渝北空港小学李延明老师的一堂课,课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课堂上,李老师一直让学生用各种方法讨论,求
4、证,最后加以引导,学生后来终于自己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令人欣慰.在我随2012年渝北数学研修班教师赴华东师大学习期间,有幸聆听了胡东芳教授的讲座,也拜读了他的佳作<教育新思维>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分析了举一反三的重要性.所谓举一,是一种向导,“举一”一定要有典型性,代表性,要比较浅显易懂,对一要讲深讲透,这个一,也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得出结论.而“反三”是一种能力,要在适当的时候才进行必要的提示和指点,做到从一学到的知识,独立的去获取新知识和解决实际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提高.
5、中国有句老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们不应该一直做加法,有时也要学会做减法,不要总是逼一只只不愿意啄米的小鸡去啄米,要知道,饥饿是小鸡的一种本能,而啄米当然也是小鸡的一种天性,我们所需要做的,其实只是恢复他们好学的天性.好的,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201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