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pdf

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pdf

ID:53908616

大小:894.2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7

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pdf_第1页
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pdf_第2页
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pdf_第3页
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pdf_第4页
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3期第35卷中国县域人口空问分布格局研究杨波1,2(1.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人口空间分布是人类活动在地球表层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人I3'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受自然及人文两方面的影响,胡焕庸线成为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基线。本文以2010年中国县级行政区人口数据为基础.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定量分析2010年中国人13'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各级人13'密度空间分布图和人13'密度

2、剖面图可以发现.2010年中国县级行政区人13'密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人12"密集区用接近2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接近80%的人口;东南一西北两部分人口比重为93.77:6.23,胡焕庸线仍然是2010年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关键词:人口密度;人13'空间格局;胡焕庸线;中国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672(2014)03—0033—04收稿日期:2013—12—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071351);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2013ZZ

3、一67)。作者简介:杨波.男,辽宁新民人.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都有很高的相似性.当前城市、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引言众所周知.地区间人E1分布的不平衡是我国人空间格局都与胡焕庸线密不可分[3-t01。因此.胡焕庸口分布的最大特点。早在二三千年前的先秦时代,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人1:3分布差异.更在于这条就有人注意到了我国人口分布的这个特点【l1。但直线揭示了中国资源环境基础的区域差异特征ll1l。到1935

4、年胡焕庸先生发表的题为《中国人1:3之分时至今日.中国的行政区划与1933年的状态有布》的论文中[2J.才第一次通过定量分析绘制专题图了一定的差别.同时经过了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的方式展示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特点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之后.社会经济得以快速的发胡焕庸先生根据当时绘制的1933年人口分布展.人I:3在空间上有较大的流动性。本文试图通过图和人1:1密度图.提出了著名的黑龙江爱辉至云南绘制和分析当前中国县级行政区人口空间分布图.腾冲人1:3地理分界线(即“胡焕庸线”)。按照当时的来验证在现有行政区划框

5、架下.及现代化进程之后,行政区范围及人口分布情况.自爱辉至腾冲作一直是否依然存在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差异的分界线.线.将全国分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分,东南部与西北部以及这条分界线的空间位置是否依然如胡焕庸先生面积分别为400万km2和700万km2.比值约为36:所述。64:人1:3分布上,东南部与西北部人1:3分别为4.4亿二、数据来源说明和1800万.比值约为96:4。这正是胡焕庸先生提出本研究应用ArcGIS软件对人口空间分布图进的“爱辉(黑河)一腾冲线”所显示的我国人口分布的行绘制和分析。需要将相关地理

6、信息和数据数字化。基本格局研究所需数据主要来自于统计资料和空间基础地理胡焕庸线不但是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分界信息.通过对人口数据和行政区划地图进行数字化。线.也是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差异的分界线.这在此基础上将人I:3数据及行政区划关联.通过人口条分界线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密度分级图展示人口空间分布。发展区域差异相吻合。有研究发现,胡焕庸线与我本文所使用的人口数据主要来自2010年第六国等降水线的分界线、农牧交错带的分界线、甚至与次全国人1:3普查数据,数据来自《中国2010年人1:3

7、城市群和交通网疏密空间格局、以及工业空间格局普查分县资料》。考虑到数据获取的难度及研究本Vo1.35No.3(157)2014.33·2014年第3期第35卷线的人口密度剖面图.图4(c)、(d)为经过上海垂直为主的分级方法使用通过绘制2010年中国分县于胡焕庸线的人口密度剖面图,图4(e)、(f)为经过人口密度分级图发现.2010年中国分县人口密度呈广州垂直于胡焕庸线的人口密度剖面图由于沿剖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黄河下游地区、长江下游、面自东向西人口密度值跨度较大.以通过北京的剖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及东

8、北部分地区人口较为密面为例.人口密度最小值仅为2.41人/km2.最大值为集,内蒙古地区、青藏地区、新疆地区人口稀疏。人32594.20人/kmz,相差数万倍.因此除直接绘制剖面口密集区用接近2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接近80%全局图(图4左侧图组)外,分别将纵坐标范围重新的人口.而在人口稀疏地区接近70%的国土面积仅设置为0—800人/km。,绘制剖面局部图(图4右侧图承载不到l0%的人口组)以便更清晰观察人口密度变化情况。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