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38172
大小: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8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安阳高新区第三小学杨文珍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在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点主要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得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难点是:运用这个结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我不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应用,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清晰,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从课堂中暴露出了一些实际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反思。一、创设问题情景,以疑激思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
2、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吸管,创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上课一开始,我提问学生:什么叫三角形?它有几条边?让学生由三角形的定义再现三角形的表象,然后出示一根生活中常见的吸管,问学生如果用这根吸管围三角形该怎么办?学生回答是剪成三段,接着让学生在投影仪前亲自体验这个过程,结果出现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我抓住这一契机巧妙设疑:为什么同样是三段小棒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不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呢?进而得出三角形三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让学生对三角形
3、三边的关系产生好奇,引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再创造”是指创设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它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设置一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尽可能多些时间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如这节课中我为每个小组提供4根不同规格的小棒(分别是:4cm、5cm、6cm、10cm),让学生从中任选3根拼摆
4、三角形,并小组讨论三角形边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学生亲自体验“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的普遍性。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体现了注重过程与重视结果的和谐。三、练习设计层层深入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练习:(1)、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并掌握更好的判断方法——较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2)、小明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最近?(3)、给小狗做一个三角形房顶,其中一根是3分米,另一根是5分米,第三根木条可以是多少分米呢?(取整分米数)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哪种?使知识在源于生活中
5、得到了开放性延伸,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4)最后再回到引入中的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一根吸管,问学生从什么地方剪一定不能拼成三角形,接下来从什么地方剪还一定不能拼成三角形,从剪下的那一大部分上剪一定能拼成三角形吗?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下课,让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延伸练习,并与引入做到了前后呼应。四、优生和差生都有进步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在练习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原则,每一道题都运用了本节课的知识,每一道题目的呈现方式
6、又都不同,这样既能让后进生跟得上,又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从而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用心去体会。在本节课,由于我自身的原因,教学行为缺少激情,教学语言缺少感染力。没有调动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胆小,拘谨,在一些时候,有的同学明明知道,就是不敢大胆举手发言,使得课堂气氛不活跃,看起来学得不轻松,与新课程的轻松课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深信,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历练自己,才能促使我的教学逐渐走向成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