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28852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8
《埃及神庙涂鸦事件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埃及神庙涂鸦事件反思目前,在网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埃及神庙涂鸦”事件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埃及3000多年神庙浮雕出现“丁锦昊到此一游”的涂鸦后,“丁锦昊”的真实身份被网友人肉出来一一南京一名15岁的中学生。前日,丁锦昊父母通过媒体公开道歉,称监护不到位,恳请大家给孩子一个改错的机会。“丁锦昊”虽是一个人的名字,但也是一部分人的象征。近年来景区文物、古迹遭人刻字的新闻屡见不鲜,在景区刻字涂鸦似乎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爱好。这样的行为,在国内比比皆是。同是世界级文化遗产,我国的八达岭长城上,几乎每块砖都有刻满了名字;2009年3月27日,台湾北海岸野柳地质公园岩壁上被刻下“中国常州赵根大”
2、字样;一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大铜缸上也刻下了到此一游;敦煌壁画现“高级记者宋寅到此参观考察”涂鸦;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爬了528个台阶,到达圣保罗大教堂金色回廊,看到了“国安是冠军”的涂鸦……而这次,更是走出国门、“扬名”世界了。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物质文明的一种方式。在十多年前,中国游客还很少走向世界。如今,中国却成为全世界旅游业最重要的市场。但遗憾的是,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却没有体现出日益增长的文明素质。随手乱丢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种种陋习,屡禁不止。在香港、新加坡等处罚严重的地区和国家,国人总是受到严密“监视”
3、,如果这些地方按国家发布罚款排行,估计中国也会名列前茅吧。1=1“到此一游”,每一年,几乎中国的每一个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都会出现,这似乎比“请勿随地乱扔垃圾”出现的频率还要高。然而,2013年的初夏,“丁锦昊到此一游”,一个普通中国孩子的“题字”引发了成人间的道德激辩与反思。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和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而人们对“到此一游”的讨论与谴责,体现了他们道德意识的不同差别,更进一步说明社会公德的重要性。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4、,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尊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可是,在神庙涂鸦事件出现后,人肉搜索他人信息,随意谴责他人,却体现了我们道德的缺陷,社会公德的不规范。对“埃及神庙涂鸦”事件的出现,和以往一样,网上声音立刻分两派。一是义愤挞伐派,一是理性对待派。前者以人肉搜索谴责为主,稍不注意就可能沦为网络暴力,上纲上线;后者主要有两种吁求,一是呼吁未成年人保护,二是认为涂鸦乃小恶,不如关注权力失范、贪腐等大恶。就事论事,这两者确应有机结合,才能不枉不纵。谴责陋习劣行,也需理性应对。但以“未成年”“涂鸦小恶”、“外国人也涂”等为借口过分袒护的,同样值得批判。“保护”不是
5、不分是非的一味包庇,如果不告诉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是非对错、文明法度,不教其知敬畏识进退,反是害了他们。就像孩子母亲所说“从小带他到外面玩,常看到类似情况,没想到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带他去埃及玩时,也没管好他。”在三千年文物上刻字,已不是涂鸦问题,而涉嫌违法。父母、监护人,如果从小不教育孩子对文明、法度、道德保持基本敬畏,那么首先应反思失职的是父母,首先应接受歉意的是孩子吧?近年,我国出现了“泛道德化”(所谓“泛道德化”,是将道德意识无限扩张,以至越位侵犯到文化、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去做它们的主人,而强迫其他领域的本性,降于次要从属的地位,最终将其他各种文
6、化表现,统统变为服务于道德和表达道德的工具)越来越严重,在此次事件中它特意夸大了事实和过度谴责他人,这是泛道德化批判。如今,树德立信,需从知敬畏、守法纪开始。公德和私德,基本公序良俗、或许是培养“有德有信中国人”的最基础教程了。制度敬畏,在日常小事里,在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时就应潜移默化地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体会到“仁义礼智信”、感受“明德”“修身”与“守法”内蕴。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