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21060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7
《阅读的步骤和能力要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助学稿设计中如何体现阅读步骤和能力要求文/吴玲俐助学稿的根本在于“助”,一个“助”字让老师从学习的前台撤到了二线,突出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按说以学生为主体,现在应该没什么异议。但实际操作上,还是老师在前台主宰一切。课堂上甚至比赛中,多为教的完美设计,整个教学过程精雕细刻美轮美奂摇曳多姿。可惜重心不是学生怎么表现,而是教师如何表演。把表演过程当成了目的并沉醉其中,忘记了这个过程又是为什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转变课堂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于是,在语文课中经常可以看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不少老师
2、在课堂上提出讨论问题后,就直接安排小组讨论,缺少学生个体学习、独立思考探究的重要环节,小组讨论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我认为,“助学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操作性,能真正实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助学稿”使学生充分享受了这一切。但在设计助学稿时如何真正让学生实现“自主独立探究——合作探究——展示成果”这一过程。还有待于设计的教师做好以下几点。一、整体把握内容 语文学科的学术性比较强,测试的重点往往又放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综合上,因此,阅读这样的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
3、的内容。首先要弄清楚作者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有哪些独到的见解,阐述了哪些主张(把握观点:中心论点,分论点)?运用了哪些材料?作者运用这些材料有什么作用?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些都属于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复述出来,才能准确解答概括文章、归纳要点、把握作者观点等方面的试题。反过来说,如果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没有准确的把握,就不可能对相关试题作出正确设计。 二、分析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文章的结构层次,属于文章表现形式方面的问题。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可以直
4、接解答关于结构层次的试题,但主要是从分析结构层次入手一步强化对文章内容的整体认识。我们知道,所谓分析,就是把文章由整体分解为部分,并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研究,从而去把握各部分内部的联系,以及与其他部分的关系。所谓综合,就是把部分组合成整体,但是,它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再现各部分或各方面多种多样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分析与综合又不是相互孤立、截然分开的。分析是以对文章的整体认知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对文章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三、抓住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句子是就它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从内容上看,中心句(概括句)
5、是重要句子;从结构上看,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重要句子;从思路上看,体现文章发展脉络的句子是重要句子;从表达上看,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句子。换一个角度看,辨别和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要靠抓住重要句子;分析和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要靠抓住重要句子;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要靠抓住重要句子;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也要靠抓住重要句子。可见,在阅读中抓住重要句子的作用。如果设计者抓不住这些句子,那么答题者又怎能正确解答你的试题? 四、研究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总的说法,它包括这样几个层面的内容:表达方式,
6、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其他语言技巧等。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中考的阅读试题一般不考表达技巧,而是考查对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考查对其表达作用的分析评价。因此,研究设计表达技巧,不但设计者要知道文中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而且还要研究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了这种表达技巧,运用这种表达技巧的意图是什么、表达作用或表达效果怎么样。如果出题者能作这样的具体分研研究,那么学生答题也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六、解题步骤:整体通读全文,明确一下要点:该文属于哪一门类的社会科学类文章,全文的中心论题和中心论点是什么,各分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证材料
7、,观点和材料是如何统一起来的等等,做到心中基本有数。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划分层次结构,为筛选整合信息做准备。→→认真研读题干的要求→→根据题干的重点在原文中找到有效的阅读区间→→根据题目要求整合已有语言素材,如果是客观性试题,就要把题干和原文相关内容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比对,然后确认答案;如果是主观性试题,就要准确的筛选整合信息,准确组织语言成句成文。总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非但没削弱教师的作用,实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教师提出要求,它要求教师从更深的层次、从更宽的视野、从更具体实战的操作层面去引导学生、启迪学生、训练学生。这
8、恰恰就是助学稿“助”的内容。就是说教师要备教材(条块分割),也要备学生(分门别类),还要备学法(程序方式)。当然在课堂上,教师的适宜点拨及时督促是免不了的。至于“助”的形式则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主要是因人因文因时而异。但“助学稿”的魂须贯穿其中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