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09847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7
《“追求与挫折”教学设计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范例 “追求与挫折”教学设计方案题注: “挫折教育”包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和培养耐挫折能力两部分,拟用两课时完成。本节课所讲内容是整个专题的第一部分棗“追求与挫折”。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培养学生耐挫能力部分棗“给心灵加钙”将在第二课时进行。(一)课题:追求与挫折(二)教案设计(三)教学目标(如图表1所示
2、)图表1教学内容分解及学习水平描述表知识点学习水平描述语句行为动词了解体验理解应用1追求与挫折的概念3 3 领会说出追求、挫折的含义领会2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33 体验他人的追求与挫折经历,感悟体会、归纳总结出“追求与挫折”的辩正关系“挫折始终伴随着追求;实现追求必须战胜挫折”感悟归纳3挫折影响的双重性 33 体验榜样的“挫折观”;领会“挫折是把双刃剑”;为“挫折”下比喻性的“诠释”体验领会作诠释4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总结归纳出正确的“挫折观” 3反馈矫正自己的“挫折观”;树立起“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
3、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的信念归纳总结反馈矫正树立信念(四)教学重点: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五)教学难点:1挫折影响的“双重性”2建立正确的“挫折观”(六)教学对象分析1智能、情感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个体批判思维能力开始发展;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比较片面、偏激。他们不愿意接受成人的结论式的教诲,总是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现实,由自己得出结论。所以他们在接受成人教育的过程中,往往
4、无意识地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由于生理上的巨大变化,情绪极易起伏波动,容易受同龄人的暗示,表现在平时的言行中热情而易冲动。2学生学习的一般风格 由于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学科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而学生的成绩又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所以学生在参与此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不强且思维方式往往停留在“追求标准答案”的水平上,思维不够活跃,缺乏创造求新的欲望。3学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水平 学生对“挫折”的知识经验水平仅仅停留在小范围的、浅层次的、个体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在遇到挫
5、折时,他们常希望能回避它,不愿或不敢面对挫折;或寄希望于他人帮助解决;或无休止地责怪自己。行为上表现为手足无措,尽量拖延或消极等待。他们面对挫折不知道该怎样去调整自己的情绪,更不懂得消极情绪将对自己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七)教材内容分析:1本课教学内容采用自编《中学生心身指导》教材“自古英雄出少年”一讲。本课为第一框题“追求与挫折”,目的是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棗解决认识观念问题。为下一框题“培养、提高抗挫折能力”,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提供认识基础。2本课时要求学生进行陈述性学习和高级学习
6、两种类型的学习。陈述学习:使学生理解“追求、挫折”的含义和两者的关系。高级学习: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激发和维持“增强自我抗挫折能力”的欲望。(八)教学策略的制定1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特殊时期棗青春期,其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此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无意识地有较强的抵触情绪。要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必须遵循可信、递增、多变、具有挑战性等原则。2教学表达的方法策略 本课针对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认知规律的现状,遵循“知、
7、情、意、行”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本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的现场活动和课外活动;虚拟情境和现实情境;以及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人物的“追求”和经历过的“挫折”展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们通过展示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例,使他们感到真实可信。而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层次,发生在不同人身上的故事更增强了说服力。 情感的特点之二是感染性,就是要以情动情,以情育情。选择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来说明挫折对人类影响的多面性,
8、既有利于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了以情动情,以情育情的目的。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以智制情”棗理智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把学生的情感引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和高级的水平。 一方面现代技术在创设情景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欲望,改变过去一味靠讲大道理的教育方式。 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虚拟、夸张的手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激活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本课教学正是采用了:“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