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流域水污染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流域水污染分析吴舜泽等文章编号:100326504(2000)0220001206中国流域水污染分析吴舜泽,夏青,刘鸿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摘要:概述了我国水污染现状和特点,分析了造成流域水质恶化、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原因,提出了流域水污染的防治对策。关键词:中国;流域水污染;分析;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识码:A1我国水污染现状2我国水污染的特点目前全国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水体水第一、我国水污染形势呈流域性特点。流质日益恶化。全国有检测的1200多条河流有域作为水资源自然形成的基本单元,水污染850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有不断加分析也
2、应该以流域为基本单元。七大流域的重的趋势。七大水系中,不适合做饮用水水源主要污染参数是高锰酸钾指数、生化需氧量、的河段达40%,工业较发达的城镇河段污染氨氮、溶解氧,呈现出以耗氧有机物为主要污突出,城市河段中78%的不适合做饮用水染物、以水体黑臭为主要特征的污染现象,这源。全国2222个监测站的监测结果表明(水是我国目前各流域污染现象的共性,是我们环境监测覆盖面达到流域面积的80%、水体进行污染防治的中心任务。各流域污染现象纳污量的80%、流域工农业总产值的80%、还有各自的特点。如,松花江、辽河流域有铜、流域人口的80%,例行监测河段长度占全国氰、汞的污染,珠江干流砷化
3、物污染现象不可河流总长的80%),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忽视。海河、辽河、淮河流域冬季断流或断流到轻次序为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污染季节性特征明显。长江、太湖面源污珠江、长江,七大水系普遍受污染,大辽河水染所占的比例较大。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系污染中国城镇水网严重,海河水系、淮河干流、黄河干流主要污染问题是城市河段的岸边污染带对沿属重度污染。主要的大淡水湖泊污染程度次岸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有时形成了序为巢湖、滇池www.chinacitywater.org、南四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排污口和城市取水口相互交错的局面。黄河湖、兴凯湖、博斯腾湖、松花湖、饵
4、海,其中巢断流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越来越长,不能湖、滇池、南四湖、太湖污染最重。1998年,七保证基本的生态流量,水质、水量、生态问题混合在一起。大水系以及太湖、滇池和巢湖中,只有第二、结构性污染严重。中国经济增长的3619%的河段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3粗放型方式尚未改变,工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类标准,超5类水质的达到了37.7%,大淡理,工艺技术落后,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物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75%以上耗、能耗等指标居高不下,规模效益差,水污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染形势严峻。收稿日期:1999211203以淮河流域为例,淮河流域占工业污染1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
5、年第2期总第89期2000年5月负荷50%以上的企业是造纸企业,规模小,3流域水质恶化的原因设备落后,治污难度大,给淮河水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其吨产品用水量和排污量都高出分析流域水质恶化、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国外先进企业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近十年来原因,有利于我们在认清污染形势的基础上淮河流域造纸、酿造、化工、制革、电镀等耗水提出合理有效的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量大、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的行业发展迅3.1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压力速,1993年与1978年相比,流域内乡以上企流域人口、经济的增长使流域的水污染业数仅增加了1.5倍,而工业产值增加了现象日益严重。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社
6、会总14.5倍,重污染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产值每增加1%,废水排放量则增加0.26%,从全国形势来看,每年全国有360多亿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0%,工业废水排放量则吨的废水排放量,接近美国、日本的全国废水增加0.17%,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对水污排放量,考虑到中国与美、日的经济总量的差染的压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总数增长距,可以看出中国粗放型工业格局的普遍性。快,中国人口的膨胀以及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绝大多数地区工业环境的压力和影响,已经成为制约环境与经单位产品耗水率高于先进水平的数倍甚至数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如太湖流域总人口十倍,如中国生产吨钢
7、耗水量最低也比发达已经超过4000万,人口密度达1000人ö平方国家高4倍。造纸行业1995年产量达到公里,近10年来,太湖流域的工业产值特别2400万吨,其中60%以上是由乡镇企业小造是太湖沿岸的乡镇工业总产值翻了2~3翻,纸厂完成的,吨浆污染物排放负荷分别是:排工业、生活废水产生量很大。自70年代到90水量275~445吨、BOD375公斤、COD1475年代,太湖流域内水体水质普遍下降了2~3公斤、SS180公斤,分别是国家先进水平的个等级。全国大部分河流的城市河段和近郊15、21.8、33.5、15倍。农业用水大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