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02909
大小:1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7
《逆向思维的生产管理模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逆向思维的生产管理模式[摘 要] 要改善我国制造业粗放型的生产现场管理现状,提升在国际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尽快改变观念,导入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本文将先进工业国家的生产管理理念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制程管制这一采用逆向思维的生产管理模式,阐述了模式的思维方式、设计思路,并且分析了影响模式实施成效的因素。 [关键词] 逆向思维 生产管理 模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然而,国内制造企业粗放型的管理状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多年来,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我们必须牢记这样一个事实:任何地方
2、都不可能永远是世界低劳动力成本生产地,中国也不会例外。事实上,其它发展中大国,如印度的劳动力成本比我们更低廉,但其生产制造管理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在方法上的进步都非常之快。如何提升生产管理理念,导入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从而迅速改善生产绩效,已是国内制造业的当务之急。制程管制这一采用逆向思维的生产管理模式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 制程管制模式的逆向思维方式 所谓制程,指的是从原料到成品包装的一切作业活动。制程管制就是对制程中每一个作业活动所涉及的人、机、物、料、法按一定的标准,规范进行控制。管制的意义在于约束变异,预防再发,使所有的作业活动及制品品
3、质达到预定计划。 国内传统的生产管理理念认为生产管理始于制度,其思维方式系由行为导致结果的顺向式。它所隐含的预设是“只要遵守制度规范,就能实现预期目标”。这种思维方式的误区在于:一、其所限定的行为是基于以往经验所得的,所以主观色彩较浓,在当前制造业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迅猛发展的环境下,许多我们自认为是正确合理的制度规范在实践中并不能带来预期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总是频繁地对制度进行修改,但如果思维方式不转变,其结果不是该制订的没有制订到,就是已制订的不一定符合客观的内在要求或者原本就是多余的,收效甚微。二、制度规范只规定“应该怎么做”和“不允许怎么做”
4、,但缺少“怎样保证正确地做事”这一机制。国内企业执行力弱是一通病,所以对一个制度规范的推行我们经常是三令五申,但效果总是不尽人意。生产过程和绩效的“不可控”或者说“没把握”是国内制造企业现场生产管理者常有的心态。 制程管制模式采用的是逆向思维方式,即变“由行为导致结果”为“由结果引申行为”,也就是要实现预定的目标,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行为。从结果出发倒推至行为,情形就完全改观了。首先,我们不会遗漏该采取的每一个行为;其次,我们必定会确立行为的标准;其三,我们会构筑一整套实施正确行为的保证体系。其中,确立标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所在,也就是制程管制定义中所述的
5、按标准和规范进行控制。 二、 模式的设计思路 制程管制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突出强调一切从标准开始,其体系的构筑与国内制造业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文所述。 1.按逆生产流程方向依次制订各道制程的技术、操作、设备的标准和规范,制程标准制订的主要依据是本道制程产成品(半成品)的品质标准,即以结果标准来引申过程标准。 2.选定各道制程的关键控制点列入管制项目。所谓关键控制点指的是对其管制后能保证制程标准实现的要素,通常包括关键生产技术条件和标准作业中间步骤的结果等。关键控制点标准的设定应科学、客观并且尽可能
6、量化,同时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检核性。 3.作业者对列管项目全部进行自检并实施同步纠正。这里隐含着“自主过程检验”和“零缺陷”的理念。如果对成品(半成品)的检验放在一个制程结束后再进行,则预防纠正的效果就很差。自主检验强调的是将品质检验的项目分摊至制程的各个关键控制点,实施全员和全过程的品质管控,即作业员对作业、检验和纠偏的同步进行,其预期目标就是“零缺陷”,即不允许自己犯哪怕是少许的错误。 4.现场管理者对操作者每个列管项目的作业进行规定频率的检核(全检或抽检)。这里包括基层管理者对操作者作业的检核和中层管理者对基层管理者检核工作的督查。这是制程品
7、质保证机制的重点所在,尤其要确保“规定频率”的真正落实到位。 5.设备的润滑保养检点作业管理也按上述制程管制模式进行操作。两者的理念和规则可以说完全一致,方法上的区别在于制程管制一般以加工对象某种形式的单元作为一个单位管制对象。而设备管制则是以单个机台为一个单位管制对象。 6.根据上述制程管制和设备管制运作体系的要求确定相应组织单位的人员编制和岗位职责。以逆向思维方式用倒推法来确定人员编制和职责,应该说更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7.结合制程管制和设备管制制订其他配套的管理标准,包括计划、品保、安全、人力资源、采购等,也就是说,生产与运作管理体系的设计
8、应结合制程管制这一要素来进行。然后在此基础上重新确立生产管理系统的组织构架。这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