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低分子肝素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初步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分子肝索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初步探讨作者:王秀伟,李连瑛单位:高唐县人民医院252800【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剖宫产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常见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DVT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Z_,据统计,其妇产科术后总发生率为8%〜13%,其中以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其次为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DVT患者约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1],因此选择有效的方法预防剖宫产术后DVT十分重要。为了解剖宫产术后DVT的发生率以及低分子肝素对DVT的预防作用,我们以2006
2、年11月—2007年3月在我科行剖宫产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采用随机、双有方法将患者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两纽术前均认真询问病史,并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杳,对于有肝素过敏史、胃十二指肠溃疡史、严重肝肾疾患、严重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血小板计数低于止常值者,均排除在本研究之外。未用药纽.:247例患者,平均年龄26.3岁,平均体重74.6kg;用药组:231例患者,平均年龄25.9岁,平均体重70.2kgo1.2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均山同一•纽产科医师进行手术,均采用硬
3、膜外麻醉。两纟I[患者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均相同。两纽•患者术后均注意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症状体征,术后记录阴道流血量(术后7d内的月经垫称重,计算净出血•量,按比重1.05相当于1ml血液的标准,推算出血量)o1.3用药方法用药纽•患者于术后12h、术后24h、术后第3天、第4天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6150uo用药期间每周2次监测Hll•小板计数,并观察有无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未用药纽不给予低分子肝素。1.4静脉造影所有病例于术后第7天曲同一纽•放射科医师行双侧下肢上行性静脉造影,根据
4、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亦山同一纽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诊断。1.5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未用药纽:247例下肢静脉造影中46例DVT阳性,DVT发生率为1&6%;用药纽:231例下肢静脉造影中7例DVT阳性,DVT发生率为3.6%,两组比较,用药纟
5、[DVT发生率较之未用药组下降47.6%(P<0.01)o进一步分析表明,未用药纽.46例DVT阳性者中12例为累及股静脉和胭静脉的近端血栓;27例为仅局限于小腿的远端血栓,7例为全下肢静脉血栓,未见骼静脉血栓。用药纽7例阳性者中6
6、例为远端血栓,1例出现全下肢静脉血栓,无单纯近端DVT发生。两纽•患者下肢静脉造影阳性的53例患者中21例(39.6%)有下肢肿胀症状,英余3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两组患者屮未出现症状性肺栓塞。两纽•患者均无造影剂过敏反应。用药组无低分子肝素过敏反应,无皮下血肿及其它出血反应,无注射部位血肿及皮肤坏死,血小板计数均在止常范围。3讨论盆腔手术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强刺激因素。静脉血流减慢、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损伤三种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因素在剖宫产的围于术期均可能存在。如果不使用任何预防措施,DVT在剖宫产术后发生率约为40%〜&0%,
7、致命性肺栓塞为0.5%〜2.0%[3]。DVT还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康复进程也会受到影响[3,4]。因此,常规使用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低分子肝索类药物(速避凝)是通过化学方法或酶从普通肝索解聚得来,与普通肝索相比,其抑制血小板的功能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较少,使出血的副作用减少;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普通肝素为30%〜40%);与血浆蛋白、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细胞结合少,半衰期约为普通肝素的4倍[5,6L这些特性使低分子肝素使用时的个体间差异较小,对大部分患者可使用同一剂量,每天1〜2次,无需实验室监测。国内目前
8、关于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屮对比观察了低分子肝素预防剖宫产患者术后DVT发生的作用和临床效果,结果表明,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较Z未应用者DVT发生率明显下降,口无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证实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参考文献】[1]LiebermanJR,GeertsWH.Preventionofvenousthromboembolismaftertotalhipandkneearthroplasty[j].JBoneJointSurg(Am),1994,76:12391250.vp
9、>[2]GinsbergJS,BatesSM.Managementofvenousthromboembolismduringpregnancy[J].JThrombHaemost,2003,1(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