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93821
大小:7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07
《超高层核心筒设计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高层核心筒设计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土地的稀缺,超高层建筑的堀起对于土地紧张局势起到缓和的作用。木文根据笔者多年设计经验,对超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组织及核心筒的设计进行探讨,供同行借鉴参考。关键词:超高层;核心筒;垂直交通组织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项日概述某超高层高度快要接近250m,结构形式为框筒结构。核心筒为配筋剪力墙结构。钢框架部分柱网跨度不超过10mo柱采用钢包混凝土,型钢钢梁,钢板混凝土楼板。效果图如图1所示:图1建筑立瓯效果图二、分项设计核心筒的设计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各专业分工合作的复杂过程。作
2、者这里按照以下四个方面来分别论述:垂直交通组织,结构设计,管井,使用功能布置。(一)垂直交通组织:垂直交通组织设计包括电梯和疏散楼梯设计。(1)电梯:所谓超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组织,其实指的就是电梯的设计。电梯设计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最关键的内容,电梯的数量和分区形式直接决定了核心筒屮其他功能部分的布置形式,决定了核心筒的结构布置合理性,决定了核心筒是否高效,经济。A楼的建筑层数已经达到59层,电梯的布置方式毫无疑问需采用分区布置。目前的分区布置方式有以下几种:(1)奇偶层停站。(2)高中低分区。(3)单双层双轿厢。(4)高空转换大堂:A楼采用的是
3、高空转换大堂的方式,设置了四部穿梭电梯,以45层作为转换层。分区结合避难层位置进行分区。A楼的电梯配置如下表所示:表1A楼电梯配置表(2)A楼电梯舒适度评价:《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中第4.1.4条规定: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至少设置1台。超高层办公建筑的乘客电梯应分层分区停靠。电梯的A楼的人数是按照整个标准层的面积来计算,人均面积指标取15时/人。电梯的电梯设置指标是按照常用级来设置即300人/台并与5000nf/台的耍求相吻合。最终按照以下三种指标来复核电梯的舒适度:平均候梯时间(AWT):从乘
4、客在厅站登记呼梯信号到相应的电梯门开始打开的平均时间.过长等候时间说明电梯系统运行性能差,会影响乘客的情绪。A楼该项指标值约为35・6s,基木达到经济型耍求。到达目的楼层时间(TTD):到达目的楼层时间是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的总和,其中运行时间指的是电梯开门响应召唤开始一直到电梯到达乘客的目的楼层再次打开门的时间。A楼该项指标值约为115s,基本达到经济型耍求。图2五分钟运输能力(HC5%):指电梯系统在五分钟内能运输的人数占电梯服务楼层总人数的白分比。这个数值通常指达到最高峰流量时的5分钟运输能力。A楼该项指标值约为10%,基本达到经济型要求。
5、(3)电梯布置对其他功能的影响:电梯的布置对其他功能主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电梯井的分区方式,直接决定了每个分区卫生间的位置和布置方式。在A楼的设计中,分区电梯之间无梯井的位置被利用作卫生间。与之矛盾的是A楼的电梯均为高速电梯,运行速度从4m/s(中低区客梯)到6m/s(消防电梯)不等。电梯运行速度越高,冲顶高度越高,基坑也越深。以运行速度为4m/秒的电梯为例,其冲顶高度和基坑深度均需要5m左右。而卫生间乂耍求每层都有,因此必须利用避难层消化掉电梯的冲顶高度和机房高度。设计中,设计单位与电梯厂家、甲方反复商讨,在机房高度,运行速度,避
6、难层机房部位楼板标高,合理的避难层高度四者之间平衡,最终使机房不影响办公层的使用。这同时也是利用避难层作为电梯分区的一个重要原因。2•对管井的影响。A楼的管道井基本的布置原则是放置在核心筒的外圈,但出于对核心筒面积利用的最人化,在电梯井减少的楼层,外圈的管井都被床进核心筒内。因此电梯分区方式直接决定了管井的布置。3•对使用功能的影响。A楼的电梯数量在第三个避难层和转换层之后大量减少,这部分空间被利用作为办公的会议室。如图2所示。(4)楼梯。1•疏散楼梯设计与其他类型的建筑主要不同的地方在于避难层的出口与前室的设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
7、规定是这样的: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在A楼设计的时候也严格按照这条规范来设计,疏散人员下到避难层以后,被楼梯间的隔墙和门引导到避难层,通过避难层之后,再下到下一段楼梯。但是高规并未对避难层和前室的关系进(图3)行详尽的讲述,因此保险起见,设计者除了在楼梯间跑向避难层的位置,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了前室,在避难层进入楼梯间的位置也设置了消防前室。如图3所示。据笔者了解,在一些工程建筑设计中这一点常常被忽视,疏散楼梯虽然与避难层相通,但疏散楼梯与避难层并没有起到串联的作用。疏散人员可
8、不必通过避难层就可以继续向下疏散。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处并没有断开,这与《高规》中的规定有较大的差距。如何使得避难层或避难层与疏散楼梯形成串联形式,充分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