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80688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6
《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现代化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心理健康这项在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心理健康指的是人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不仅能获得和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在狭义方面讲,心理健康就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也就是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方面,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包括人的智力正常、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方面。心理健康人能正确地
2、评价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有礼貌,有修养,做到尊重别人的意见,又坚持自己正确的主见,学会不盲从,不轻信,胸怀坦荡、举止大方得体、言行一致,才能成为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依据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潜能的工作。对于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培养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各科教学中。4学校领导应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
3、一部分,有计划、有安排,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相互依从,相互促进。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确立心理教育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思想品德课应发挥主渠道作用,将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学习心理知识,学会心理调节,使学生明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心理冲突。语文课通过对人物心理描写的分析,让学生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4、历史教学应该从历史事件的发展,英模人物的坚强意志和心理品质,让学生产生共鸣。同时,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给学生给予更多的尊重和关爱,鼓励与支持,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把心理健康叫寓于各科教学中,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化,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更进一步走向实质。二、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寓于课外活动中。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对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思想境界
5、,提高文化修养,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起重要作用。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4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课外活动的内容相当广泛,学校班级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问、文艺演出、模拟活动等,增长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技能,还可以掌握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三、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中小学生身心正处于发育时期,行为的自控力还不强,心理的自理性和自制性还不够成熟,许多心理障碍与他本身的行为习惯有关
6、。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痴迷网络、不按时作息等,除了心理不成熟外,主要与他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因此,对于其进行心理调节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作出切合实际的训练计划,按计划训练,帮助他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这样在促使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也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四,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很注重师道尊严,教师的教导至高无上,因此,教师的说教学生言听计从,教师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心理受到压抑,痛苦的不到宣泄,愤怒的不到发泄,消极情绪得不到转移,最终把学生培养的千孔一
7、面,个性的不到发展,特长的不到发挥。因此,推行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由于中小学生发育还不4成熟,世界观没有定型,情绪不稳定,,特别是遇到情感挫折时,发泄常常得不到自控,,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掌握中小学生的这个特点,为他们合理的发泄渠道,防止不当发泄而引发的不良后果。作为教师应该努力使学生把自己当作朋友,视老师为亲人,使他们有苦可以找老师诉,有话找老师说,从而达到宣泄不良情绪的目的。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情绪转移,力争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