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68089
大小:418.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5
《乡村治理模式研究综述——兼论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模式转变取向-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2期凯里学院学报Vo1.32No.22014年4月JournalofKailiUniversityApr.2014乡村治理模式研究综述兼论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模式转变取向饶义军(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民族地区“乡政村治”模式日渐暴露出的新问题直接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后续发展,如何创新治理模式,走出乡村治理困境,既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笔者在全面归纳各种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剖析了贵州民族地区的“参与式“治理的典型个案,力求阐明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在社会结构和政治心理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
2、乡村治理模式转变取向。关键词:乡村治理模式;转变;民族地区;“参与式”治理论文编码:Doi:10.3969/j.issn.1673.9329.2014.02.14我国民族地区由于民族、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以F几种:使之成了我国的欠发达欠开发地区,也正因此,在全球(一)乡村治理模式类型化、市场化以及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之下,民族地区的社模式一:县政·乡派·村治模式。该模式是以徐会结构也明显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现存的乡村治理勇⋯为代表的学者在乡政体制改革背景下提出来的,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有他们主张体制改革必须从县、乡、村整
3、个组织体系全盘序有效地发展,创新治理模式已是当务之急。考虑,任何孤立或单项的乡政改革很难取得实质性成一、乡村治理模式研究回顾效,加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皇权不下县”的传统,因跨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在零税费时代以及城镇此,改革应该实现“乡政村治”模式向“县政·乡派·村化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对乡村治理模式展开了广泛研治”模式转换。“县政”是指将目前的县变为国家在农究。这些研究主要以现实的“乡政村治”模式在实践中村的基层政权,“乡派”是指将现有的乡变为县的派出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善治为目标,从微观的视角展机构,“村治”是指在村民委员会的领导之下实现
4、村民开。“乡政村治”是20世纪末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推自治,充分体现村的自治性质。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形成的一种乡村治理模式格局,模式二:县政乡社模式。这种模式与“模式一”近制度精英们深信这种模式在农村地区可以实现国家似,或者说是“模式一”的修正版,其代表人物为甘信“政权”与地方事务“治权”分开,二者互不干涉,并且奎等。他们在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乡村社会达至村民自治与国家政权之间良性互动的目的。然面临的各种挑战——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市场化、区域而,几十年的治理实践表明,这种模式的实际运行效果化、城镇化、阶层化、民主化、行政化、权力二元化、宗族
5、与制度设计者的初衷相去甚远——“两权”在实际运行化、管理科学化之后,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根据中主要表现为合流与冲突两种关系,并且“村治”与“乡国家源于社会,社会发展之后国家应还权于社会的理政”合流最终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导致“乡政村治”蜕变论,提出了“县政乡社”模式。这种模式构想包括两个为“乡政”的“统治”以及“自治”的虚化。为了在乡村突出方面:一是强县扩权,二是扩大乡村社会自治范地区真正实现“三个自我”和“四个民主”的目标,学术围,将原有的乡作为乡村社会自治的大社区,将村作为研究中又相继出现了各种模式构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乡村社会自治的小
6、社区。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收稿日期:2014—03—0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层社会公民政治心理变化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YJA810013)作者简介:饶义军(1967一),男,湖北巴东人,政治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发展及地方治理。克服目前“乡政村治”带来的诸多紧张。模式八:“善治”模式。该模式是以近几十年来全模式三:农村社区模式。此种模式是以阳信生球治理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善治”理论为依据而提为代表的学者提出来的,他们在对湖北、江西等省乡村出来的一种乡村治理模式
7、。其根本目标在于追求公共治理状况进行大量实地考察之后发现,当前我国村民利益最大化,其本质特征在于强调政府和公民对社会自治面临着各种冲突和矛盾,尤其突出的是基层行政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它所体现的是政治国家与公民权与村民自治权之间的冲突以及村“两委”之间的矛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形态。善治模式的构建需要打破盾。如果这些矛盾和冲突不能及时有效解决,也就难“国家一社会”两分法的传统思维,追求工具理性与价以实现村民自治制度的整体绩效。因此,改变这种格值理性的有机结合。_8可以说,善治模式是乡村治理的局的不二选择就是推动乡村治理模式创新,其关键在一种理想状态
8、,经济发展水平、民主政治建设程度、公于:第一,理顺乡(镇)、村的关系,实行乡镇的“行政民素质均需达到理想状况,善治才可能实现。权”与村的“自治权”分开,并将村级组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