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论文.pdf

全球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论文.pdf

ID:53765772

大小:1.05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5

全球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论文.pdf_第1页
全球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论文.pdf_第2页
全球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论文.pdf_第3页
全球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论文.pdf_第4页
全球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球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政治全球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出路12朱忠孝张庆芳(1、常州大学思政部副教授,博士;2、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副教授)[摘要]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球生态治理却有名无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张各异、利益各异,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公地悲剧”仍然在不断上演。当前全球生态治理乏力的症结在于生态环境破坏的主体众多,生态治理却面临主体缺位的窘境。解决全球生态治理问题的出路在于努力构建全球生态治理的利益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构建又需要建立新的价值观、新的工作机制与协调机制以及新的组成结构。[关键词]全球生态治理;公地悲剧;主体缺位;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2、03-7462(2014)04-0027-05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迫切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治理也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议事项目。但是,“严重的问题”并不等于“共同的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同国家在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意见和主张分歧严重,迄今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机制,与日益严峻而迫切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球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的共识,但是思想如何

3、转化为实践,如何摒弃利益分歧,迅速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这是摆在全世界人们面前、特别是考验着各国政治家胆识和智慧的一道难题。一、公地悲剧:全球生态破坏的历史与现实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物质也可以被当作产生经济利润的资源和能源,所以也就容易产生哈丁所说的公地悲剧。尽管工业化、现代化以前人类也曾遇到过生态环境问题,但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危机是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共有共享的,但是以生态环境的损害为前提而产生的经济利益却属于特定的利益主体,相对于他们所关注的生产成本的经济核算而言,生态环境就成为可以创造利润、但又无

4、需为此付出经济代价的无人关心的“公地”。即使在当下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体系中,企业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排污费或者环境税),仍然在很多时候只是从成本核算的角度被企业看作继续生产和扩大生产的必要条件。许多企业认为既然缴纳了排污费或环境税,那么继续产生环境污染和资源能源的消耗就是理所当然,不需要为此担负任何的道德伦理责任。排污费、环境税或者碳交易这些制度设计只是提高了环境和资源的使用门槛,以此来减少环境和资源的使用总量,并不能从根本上保护环境和资源,消除“公地”悲剧。由于全球范围社会经济发展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期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研究》

5、(编号:10JZD0047)和常州大学文科基金资助项目《社会建设中的生态主体研究》(编号:ZMF08020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27·《岭南学刊》2014年第4期政治的不平衡,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有先有后,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所谓的垂直分工,不同国家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处于不同水平。因此,在现有的国际政治框架内,由于民族国家是现实的政治主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在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上相互指责,就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责任分担问题争论不休,原本在某一国家和地区的公地悲剧进一步扩展到全球范围。就发达国家而言,他们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资源耗费存有一种恐惧心理,认为

6、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进而威胁到发达国家人们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对他们而言,发展中国家无节制的人口增长消耗了太多的资源,他们应当为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承担责任。保罗·埃利希的人口爆炸理论形象地说明了这种主张以及他们对地球未来的担心。“人口持续增长和人口严重过剩的的穷国努力从事开发,使温室加温的趋势至少在我们这一代极其[1]5难以放慢,也不可能使它停止下来或倒转过来。”也有人对发展中国家持另外一种态度,认为发展中国家是地球上没有遭受污染或者轻微污染的地方,对污染物的可容纳度比较高,而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发达,污染排放也比较多,环境污染的可容纳度比较低,特

7、别是发达国家的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抵制比较激烈,相关法律法规也比较严格,企业生产的环境和生态成本就比较高,他们主张应该把工业生产的污染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事实上,发达国家鼓励污染严重和资源消耗的产[2]54-55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很多跨国公司出于逐利的目的也在竭力地这样做。在世界银行的很多援助项目中,也推动了这种趋势的形成和发展。总之,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向地球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使得地球再也无法承受如此强度的持续污染;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忧心忡忡,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继续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