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65611
大小:494.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5
《取类感通与心物感应——从心物关系论《文心雕龙》对《易传》的接受-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辅磨2O14年第6期(总第228期)【文献编~'q-]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4.06.039取类感通与心物感应一从心物关系论《丈雕龙》对《易传》的接受窦可阳,李小茜(1.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2.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天津300191)摘要:虽然《周易》与《文心雕龙》的比较研究早已受到相当的重视,但专就《文心》中情与言、物与情、心与言等对范畴之间的关系而联系周易来谈的还不多。实际上,以上几组范畴对《文心》对《周易》的接受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每当前述几组范畴并列于骈句之中时,总是存在着表与里、外与
2、内、本与末、主体与客体这样的对待关系。其次,所谓“心物”关系,又分为由外及内的“物一心”和由内a.~t-的“心一物”两类关系。而对于这两种关系,《物色》篇作了全面的阐发。最后,《易传》对《物色》篇的影响,远不止于“联类”:在生命美学层面上的契合,才是刘勰的真意所在。关键词:《文I心雕龙》;周易;接受中图分类号:I206.2L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917(2014)06—0176—06作为一部“体大思精”的著作,《文心雕龙》王元化先生统计,《文心》一书中单独用到的“物”(下称《文心》)与《周易》—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字就有48处,那些“物字与他字连
3、缀成词者,如:文尤以《易传》与《文心》的联系最为昭彰。刘勰不但物、神物、庶物、怪物、细物、齐物、物类、物色等”在《原道》《征圣》《宗经》《序志》等重要篇章中还都不在此列p】。至于“心”、“文”、“辞”等范畴,系统地体现其以《周易》中的圣人之意为宗,在全书在书中出现频率也非常高,连“文心雕龙”这个书名构架上亦取“大易之数”为法的创作意图。而在《文都可见“文”和“心”两字。下面,我们就从这几对范心》各篇中,《易传》的文字更是多次出现,可见《易畴之间的关系人手,一层层地来谈这个问题。传》对彦和影响之深。对此,龙学界早有认识,其论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每当前面所列的几组范
4、多从“文道”、“隐秀”、“序志”等篇出发,积淀了丰畴并列于骈句之中时,总是存在着表与里、外与内、厚的成果。本文则选取几组相对待范畴的研究为切本与末、主体与客体这样的对待关系。比如:‘“圣人点,专从《文心》《物色》篇中的心物关系出发来人之情,见乎文辞”,就分明体现了一种表与里的对谈刘勰对《易传》美学的接受与阐释。应关系:“圣人之情”为里,则“文辞”为表,两者存作为一部“言为文之用心”的“雕镂龙文”在一种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同样的,“心生文辞,之作,“心”、“情”、“志”、“言”、“文”、“辞”、运裁百虑”、“物色尽而情有馀者,晓会通也”、“约“物”等范畴在《文心雕
5、龙》中大量出现,可见刘举以尽情,昭灼以送文”、“辞以情发”、“情动而言勰对它们的看重。据粗略统计,《文心》全书讲到形,理发而文见”、“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情”的有120余处[1J,“志”字出现了38次[2],又据诸条,也是这种表里的关系,但细追究起来,这几条收稿日期:2014一O1—13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2AZD013);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033)作者简介:窦可阳(1976一),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李小茜(1985一),女,江西九江人,博士,天津社
6、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学研究】取类感通与心物感应中的前后范畴之间还体现为主与客的关系:“文辞”六观”(《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由心而生,“物色”之表现也由情主宰;而“序以建披文以人情”(《知音》),等等。与之相应,‘0”、言,首引情本”、“心生而言立”则明确指出了两个范“性”、“志”、“意”等范畴在书中情况也各有不畴之间本与末的关系,同时,我们也看到“情与言”、同,其间的区别也是龙学中一个很常见的话题。比如“心与言”、“理与文”之间那种由内及外、主客互“心”与“情”,朱熹曾有言:“盖心之未动则为性,动的关系;至于“应物斯感”、“婉转附
7、物”、“情以已动则为情,所谓心统性情也。”(《朱子语类·卷物兴,物以情观”、“睹物兴情”、“触兴致情”,又都五》)则“心”便统领着“情”,前者的意义外延大于表现为一种由外及内的感应:外部的“物”为居内的后者。在这里,“情”指情感,“心”则包含着人的所‘青”所感,或感于外物而兴情。从此意义上来说,有精神存在。至于“情”和“志”这对范畴,从‘‘人我们也可以把居于内的“情”看做主观因素,把外部禀七情⋯⋯感物吟志”这句来看,刘勰把两者联系的“物”看做客观因素。总的说来,当“言”、“情”、在一起,却又有所区别。从历时的视阈来看,“诗言“心”、“物”诸范畴并立时,它们之间的
8、对待关系大志”和“诗缘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