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关系问题解决-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

心物关系问题解决-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

ID:32952880

大小:72.2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2-18

心物关系问题解决-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_第1页
心物关系问题解决-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_第2页
心物关系问题解决-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_第3页
心物关系问题解决-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_第4页
心物关系问题解决-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物关系问题解决-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物关系问题解决: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摘要:西方哲学史上,自笛卡尔至胡塞尔的认识论范式内,对主观意识如何认识外物的认识论难题,有四种不同的解决方式:实在论、内在观念论、先验观念论以及先验现象学。胡塞尔1906年首次提出了认识批判,它来自康德但又在其先验现象学框架内对康德作了批判。因胡塞尔仍在笛卡尔的认识论范式内,其先验现象学的问题亦受这一认识方式本身的局限。海德格尔提出切近物的首要方式不再是人的理性认识,而是此在的非理性的、情绪性的生存体验的基础存在论,使他走出了认识论框架,建立了新的心与物的关系范式,

2、实现了问题的“范式转换”。关键词:胡塞尔;认识批判;先验现象学;心物关系;认识论范式;西方哲学中图分类号:B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5?0052?07一、引言众所周知,西方哲学史上,自笛卡尔在其《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提出"我思故我在”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认识论转向以来,伴之而生的就是认识论难题,也就是主观意识如何认识外物这个问题,也就是心物关系问题。总的来看,在心与物的认识框架内基本上有四种不同的解决方式:实在论、内在观念论[1](395)、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以及胡塞尔的

3、先验现象学。至海德格尔才真正走出了认识论框架,可以说他实现了问题的“范式转换”。海德格尔在胡塞尔所创始的现象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笛卡尔至胡塞尔的认识论在心与物的关系上的局限性的指明,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古代存在论的回溯以及在现象学方法内的重新审视,提出了新的基础本体论。从而建立了新的心与物的关系范式。这一新的范式就在于,在心与物的关系中,认识不再是切近物的首要方式。海德格尔认为在认识发生之前,作为在世界中存在的人,也即此在,已经对同样在世界之中的物有所领悟,而这种体悟主要是非理性的情绪性体验,海德格

4、尔认为这种体验优先于理性认识。具体来讲,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都始于对以往哲学所解决的问题的敏感以及对其解决方式的不满,胡塞尔也不例外。如果说,康德是在对之前的实在论和内在观念论所提出的心物关系解决方式不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认识批判的,那么,胡塞尔的认识批判也是出于对他之前的种种解决方式的不满,特别是胡塞尔的认识批判直接承自康德,同时在他的先验现象学的基础上对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作出了批判。从文本上来讲,胡塞尔最初提出认识批判是在1906年9月25日的一则笔记中。据瓦尔特・比梅尔,在《逻辑研究》之后的6年里,

5、胡塞尔不仅经历了外部职业的危机,而且经历了对自身作为哲学家身份认同的危机,对这一危机的克服就是确立并尝试完成“理性批判”的“一般任务”:'‘如果我能够称自己为哲学家,那么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必须为自己解决这个一般的任务。我指的是理性批判……如果我不在大致的轮廓中弄清理性批判的意义、本质、方法、主要观点,如果我还没有设想、计划、确定和阐述它的一般纲领,我就不能真正而又真实地生活。”[2](2)这一时期,胡塞尔正在深入研究康德哲学,可以说他的认识批判的想法来自康德,但是他的认识批判的纲领和方法与康德完全不同。

6、如果说《现象学的观念》可以被视为胡塞尔的认识批判之纲领的话,那么他的《观念》3卷则可以说对这一纲领的具体实施。同时我们要注意,认识批判在康德那里最终指向新的形而上学的建立,"我所理解的批判,……是就其独立于一切经验能够追求的一切知识而言的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能性的裁决,对它的起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3](005)但是在胡塞尔这里却抛开了认识批判的形而上学目的,“纯粹地坚持它的阐明认识和认识对象之本质的任务,那么它就是认识和认识对象的现象学,这就构成现象学的首

7、要和基础的部分”[2](22)。同时,胡塞尔认为“真正的认识论只是作为先验现象学的认识论才有意义”[4](22)O总的说来,胡塞尔的认识批判就是他的先验悬隔、先验还原与构成现象学理论,三者环环相扣,形成了胡塞尔认识批判的整个系统。在《现象学的观念》中,胡塞尔提出认识批判的开端是对所有知识的悬隔,而悬隔与还原则相辅相成,即悬隔把世界放入括号中,而还原则从被加括号号的世界向先验主观性回溯,但是回溯之后的先验主观性并不能直接被考察,而只能间接考察其对世界及世间实体的构成,而这一切都是在直观中进行的。"现象学

8、的还原形成了导向先验考察方式的通道,它使得向'意识'的回返成为可能。我们直观到,对象在意识中是怎样构成自己的。因为随着先验观念论的提出,对象在意识中的构成就移到了胡塞尔思想的中心,或者按照胡塞尔的说法'存在在意识中消融'”[2](2)。比梅尔的这段话可以说精辟地概括了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方法、任务也暗示了其问题之所在。可以说正是先验现象学的方法(悬隔与还原)、任务(构成)以及坚持的原则(直观)形成了胡塞尔认识批判不同于他之前的认识论解决方式乃至康德认识批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