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辽宁省城镇化空间演变特征分析-论文.pdf

基于GIS的辽宁省城镇化空间演变特征分析-论文.pdf

ID:53761571

大小:915.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4

基于GIS的辽宁省城镇化空间演变特征分析-论文.pdf_第1页
基于GIS的辽宁省城镇化空间演变特征分析-论文.pdf_第2页
基于GIS的辽宁省城镇化空间演变特征分析-论文.pdf_第3页
基于GIS的辽宁省城镇化空间演变特征分析-论文.pdf_第4页
基于GIS的辽宁省城镇化空间演变特征分析-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GIS的辽宁省城镇化空间演变特征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7卷第2期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1.37No.22014年6月JournalofLiaoni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Jun.2014文章编号:1000—1735(2014)02—0275—05doi:10.11679/lsxblk2Ol4020275基于GI$的辽宁省城镇化空间演变特征分析刘锴,李丹丹(1.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要:城镇化空间演变特征的分析是研究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梳理相

2、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多维度综合评估、GIS技术空间分析的方法,选取人口、产业、用地、教育、居民服务5个指标,探讨辽宁省城镇化空间演变特点,以及5个指标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对辽宁省的实证研究发现,入口、产业、教育、用地、居民服务的城镇化指标值在空间演变方面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差异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及其周边城市,而辽西北地区各项指标值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城镇化地区发展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各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增多,指标间表现不协调.关键词:GIS;辽宁省;城镇化;空间演变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城镇化

3、是指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配置,导致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农村生活方式也逐渐城市化的过程[1].2O世纪5O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2]一.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城镇化水平年均递增率约1].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6.9亿,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背后隐藏的诸多矛盾、问题也日益突出.中国“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将城镇化作为国家重要发

4、展战略之一[7],李克强总理也早在2009年指出: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增长面,拓展扩大内需的新空间”,让“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8].由此可见,城镇化已被看做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之一,并被认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2012年,李克强总理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认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特别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及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形势下,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研讨城镇化科学发展的问题,这很有必要,意

5、义重大.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推进城镇化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条主线,但目前也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下降,城镇化难度上升.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发展较早,工业部门较为完善,工业化水平在全国一直排在前收稿日期:2014—01—10基金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O131O165O21)作者简介:刘锴(1976一),男,辽宁昌图

6、人,辽宁师范大学讲师,博士.276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列.因此,辽宁同国内各省、市、自治区比较城市化水平较高,但是从其城镇化进程来看又表现出城市发展后劲不足、区域间非均衡发展的特征.笔者主要从人口、产业、用地、教育、居民服务5个方面对辽宁省城镇化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探讨14个地级市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以及城镇化各子进程间的协调关系.1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1.1研究区概况辽宁省位于1l8。53E~125。46E,38。43N~43。26N,属中国东北地区南部,陆地面积14.59×10km,共辖l4个地级市,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

7、的重要结合部.该地区是中国主要的重工业发展基地之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域,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有相当实力的发展中心和对外的国际口岸,拥有高效率的综合交通网络,沿线有密集的人口和城市,具有经济集聚和形成都市连绵区的基本条件.1.2研究方法1.2.1数据来源本研究以辽宁省行政区划为标准,研究范围涉及辽宁省的14个城市.统计数据为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2001—2011年《辽宁省统计年鉴》、《辽宁省城市统计年鉴》、《辽宁省政府公报》、《中国城市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料.1.2.2指标的选取关于城镇化表征指标的选取,目前主要集中在单一指标和

8、复合指标评估两个方面,单一指标以城镇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