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到经典:《弗兰肯斯坦》的中国接受史研究-论文.pdf

从边缘到经典:《弗兰肯斯坦》的中国接受史研究-论文.pdf

ID:53754914

大小:443.3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3

从边缘到经典:《弗兰肯斯坦》的中国接受史研究-论文.pdf_第1页
从边缘到经典:《弗兰肯斯坦》的中国接受史研究-论文.pdf_第2页
从边缘到经典:《弗兰肯斯坦》的中国接受史研究-论文.pdf_第3页
从边缘到经典:《弗兰肯斯坦》的中国接受史研究-论文.pdf_第4页
从边缘到经典:《弗兰肯斯坦》的中国接受史研究-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边缘到经典:《弗兰肯斯坦》的中国接受史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期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5月No.5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May.2014doi:10.3969/j.issn.1673—6060.2014.05.011从边缘到经典:《弗兰肯斯坦》的中国接受史研究刘敏霞,(1.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433;2.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自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后,经历了异常曲折的接受过程。尽管它后来被奉为经典和同类文学作品的开山之作,但对它

2、的解读和阐释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研究视角不断丰富和更新。文章对《弗兰肯斯坦》国内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勾勒出研究的清晰轮廓,并对该作品的研究前景作出展望。关键词: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研究现状;研究前景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6060(2014)05~0046—05早在1957年,英国著名学者艾恩·瓦特(Ian小说等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出现了该类作品创作、Watt)在对英国哥特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后做出了结发行、阅读、研究及相关衍生品制作的新高潮。在这论性评价,认为哥特小说“意义不大”

3、_lJ。诗歌作品股热潮中,被科幻大师阿西莫夫(IsaacAsimov)和阿中哥特色彩浓厚的浪漫主义诗人、评论家柯勒律治尔迪斯(BrianAldiss)奉为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的(S.T.Coleridge)也曾就当时盛极一时的哥特小说发《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表看法:“为了追求新奇,(哥特小说)作者容易忽视品。自1818年问世至今,《弗兰肯斯坦》已被翻译成自然;为了避免显而易见的结局,倾向于寻求那些更一百多种文字,根据原著拍成的电影也有百余部。让人无法满意的结论”。不可否认,由于当时阅读事

4、实上,《弗兰肯斯坦》的命运在英国本土经历了几市场的扩大、印刷业的发展以及女性写作的积极参起几落。自该部小说诞生后的一百多年以来,它一与等历史原因,诞生于十八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哥特直被作为哥特小说或科幻小说等消遣文学加以阅读小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两百多年过去了,哥特小和阐释,直至1979年,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批评家桑说并没有被埋进历史的废墟,反而在新世纪焕发出德拉·吉尔伯特(SandraGilbert)和苏珊·古芭(Su—前所未有的强劲生命力。《哈利·波特》《指环王》sanGubar)在《阁楼上的疯女人》(TheMadwoman

5、in等奇幻电影的所向披靡以及史蒂芬·金(StephentheAttic)中把玛丽·雪莱(1797—1851)作为重要的King)、丹·布朗(DanBrown)小说的畅销不衰,就是女性作家加以介绍和研究,玛丽·雪莱才最终从文有力的证明。施振宏、宋蓓铃的《<外国文学评论>学史的阴霾中走出,并以独立作家而非雪莱(Percy学术影响力研究》一文认为,肖明翰的《英美文学中B.Shelly)夫人、戈德温(WilliamGodwin)和沃斯通的哥特传统》是《外国文学评论》从1987年至2006克拉夫特(MaryWollstonecraf

6、t)的女儿的身份走进公年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索引次数高达64次,这表明众视野,《弗兰肯斯坦》也开始被评论家及文学研究哥特小说的深远影响及近些年来我国对哥特小说的者放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重新审视和评价。相比之关注。下,我国对《弗兰肯斯坦》的研究比较滞后,研究成21世纪以来,一直被作为通俗文学排斥在纯文果不论是量还是质,都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本文学殿堂之外的科幻小说、恐怖小说、奇幻小说、哥特试图对《弗兰肯斯坦》在我国的译介和批评接受进收稿日期:2014—04—1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哥特小说对民族身份的想象研究(1776

7、—1861)”(12CWW035);教育部人文社科项日“美国哥特小说的文化透视:1783—1861”(10YJA752018)作者简介:刘敏霞(1974一),女,河南开封人,副教授,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刘敏霞:从边缘到经典:《弗兰肯斯坦》的中国接受史研究第5期行梳理和归纳,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一时的英国哥特小说要么被忽略不计,要么只言片学界同行的兴趣和更多关注。语。不难看出,玛丽及其作品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一、《弗兰肯斯坦》在中国的译介二、《弗兰肯斯坦》研究现状尽管早在1930年,由未名社

8、出版社出版的《英国文学:拜伦时代》“小说家”一章就专门介绍了玛和《弗兰肯斯坦》在中国的译介相比,《弗兰肯丽·雪莱,但我国最早的《弗兰肯斯坦》译本出现在斯坦》在中国的研究起步晚,数量和研究范围都非常1980年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的《世界文学有限。根据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名著欣赏大典·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