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舍生取义”看儒家传统道德思维的实践困境及其破解之尝试-论文.pdf

从“舍生取义”看儒家传统道德思维的实践困境及其破解之尝试-论文.pdf

ID:53754747

大小:511.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3

从“舍生取义”看儒家传统道德思维的实践困境及其破解之尝试-论文.pdf_第1页
从“舍生取义”看儒家传统道德思维的实践困境及其破解之尝试-论文.pdf_第2页
从“舍生取义”看儒家传统道德思维的实践困境及其破解之尝试-论文.pdf_第3页
从“舍生取义”看儒家传统道德思维的实践困境及其破解之尝试-论文.pdf_第4页
从“舍生取义”看儒家传统道德思维的实践困境及其破解之尝试-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舍生取义”看儒家传统道德思维的实践困境及其破解之尝试-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7月Ju1..2Ol4第4期(总第72期)NO.4从“舍生取义"看儒家传统道德思维的实践困境及其破解之尝试刘传广[摘要]儒家的重义轻利甚至舍生取义,并非主观上要把义与利分离甚至对立起来,而是说面对义与利客观上的冲突,人应该怎么办。舍利取义以至舍生取义当然是可能的,但实际上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只是少数君子。为此,儒家一方面非常重视人的德性修炼工夫,另一方面则着眼于个人德性与政治权力的结合,以实现少数精英的“德性之治”,但其实践效果却不如人意。就义利关系而言,舍利取义还是见利忘义,属于个人的德性;义与利可以得兼还是不可得兼,则主要取决于社会

2、的体制。道德实践困境的破解,有赖于德性与德制的互动。而现代“德制之治”的实现,既有赖于古老的君子化身为现代的积极公民,也有赖于古老的小人起码能够成为保守其道德底线的消极公民。[关键词]舍生取义实践困境德性之治德制之治[中图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15(2014)04—0025—06所在,而且是事关道德存亡的关键问题。一、孟子所谓“舍生取义”的真正意味首先,要具体理解孔孟义利观的本意,需引入《孟子·告子上》中有一段话广为人知:“鱼,我所“名”的观念。胡适曾说,“正名主义,乃是孑L子学说的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3、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中心问题。”⋯‘㈣辜鸿铭也提到,“名分大义”是儒教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中“最重要的思想”,“儒教与其他宗教的本质区别也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段话,可视为儒家关于义正在于此”。_2J(儒家关于社会秩序正当性的看法,利关系的极端表达,因为利害莫大于生死。是一个人的“名”决定他的“分”,或以“名”“分”之,所义利之辨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有“名分”、“应分”之说。而这“名分”或“应分”,既朱子在《与延平李先生书》中甚至说,“义利之说乃儒包括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包括他应得的

4、权者第一义”。早些年,多有人批评儒家重义轻利的传力和待遇。简言之,责、权、利统一于名,义与利通过统,指其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提名连接起来,统一起来。义就是安分守己,既包括该出应为人的利益追求正名。近年来,世道轮回,人们干嘛干嘛,也包括该吃啥吃啥。合乎名分之利本身就又为利欲熏心、物欲横流所苦恼,于是又有人重提回是合乎义的,只有非分之利才是不义之利。所以孟子归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然而,把今日道德的堕落归对梁惠王说,“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咎于人们的见利忘义,与当年把经济的落后归咎于梁惠王上》)。只要讲义就好了,正当或

5、应分之利已在传统的重义轻利一样,简单但不靠谱。而不管是早先其中。的批评者还是近来的推崇者,就其把儒家的重义轻其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孔孟决非主观上想要利看作是把义与利分离甚至对立起来看的观点,都把义与利对立起来,而是说当客观上义与利发生冲是流于表面,不明就里。儒家之重义轻利,绝非主观突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义。其实,不只是儒家,甚至上要把义与利分离甚至对立起来,而是说面对义与任何人或任何一种学说,都不会否认“利”本身也是利客观上的冲突,人应该怎么办?这才是真正的问题一种“好”(利好)、一种价值。孔子甚至说,“富而可求[收稿日期]2014—3—2

6、6[作者简介]刘传广,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硕士。·25·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孟子这意义。段话里本来就讲得很明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二、舍利取义以至舍生取义的可能与现实我所欲也”,都是我想要的。人追求(所欲)的价值有多种,比如利、真、善、美。问题在于,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能够把道德价值看得优先于功利价值,当这些不同类型的价值追求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这然就要见利思义,而不应见利忘义;而如果道义与功就是所谓的所欲不可得兼的问题,这时,人就需要在利不可得兼,就应该舍利取义,甚至在必要时舍生取不同的价值间做

7、出排序和取舍,而不同的排序和取义。“千古艰难唯一死”,一个人如果连生都舍得,死舍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儒家的价值观,是把善或义都不怕,就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了,那他的道德行为也放在优先的位置,并根据一个人在义与利之间的排就坚定可期了。序和取舍来区别他是君子还是小人。问题是:人们能够做到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乎道德的实吗?践问题。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当然不能只是停留在答案是:当然能,但很难。验之以历史和现实,确人的口头上或知的层面,而要能够落实到人的实际实有人做到了,但这属于少数非常之人的非常之举。行动上。君子不只是知道

8、什么是义的人,而且是能行从理论上说,舍利取义以至舍生取义都是可能义的人。君子也不是只有善良愿望的人,而是能够实的,而且这种可能性不必非要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践善良行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