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50666
大小:375.9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3
《税收筹划中征纳行为的博弈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欠漪(双月刊)2014年第2期(总第84期)税收筹划中征纳行为的博弈研究◆安然◆周志波◆石爱璇内容提要:文章在国内外税收筹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在博弈论的框架下研究企业(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和税务机关(征税人)税务稽查行为,将自然的不确定性和税收筹划行为被认定为偷漏税的认定风险纳入模型,分析了影响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税收筹划发展、完善税收筹划制度的政策建议。关键词:税收筹划;征纳博弈;自然的不确定性;认定风险中图分类号:F810.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80(2014)02—0001—07一、引言有关税收筹划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2、但真正形成理论体系则是在2O世纪50年代以后。税收筹划又称纳税筹划,是指在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企业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行或委托代理人,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安排和策划,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通常所说的税收筹划,主要有避税筹划和节税筹划两种形式。避税筹划,是企业采取表面看似合法但违背法律精神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空白、漏洞等获取税收方面的好处;节税筹划,是企业采取合法并且不违背法律精神的手段,如利用税法中的起征点、减免税等优惠条款,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安排达到节约税
3、款的目的。理论上讲,节税筹划符合立法宗旨,值得鼓励和提倡;避税筹划违背法律精神,属于违法行为,是税务机关反避税工作的重点。不过,节税筹划和避税筹划之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税收工作中很难将二者严格划分。因此,纳税人的税收筹划行为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违背法律精神的偷税行为,税收筹划就存在一定的认定风险。20世纪80年代以后,税收筹划由理论探讨逐步转入实践操作。很多学者从政府和纳税人两个角度,分别研究政府采取何种税收政策以达到税款收入最大化以及纳税人采取何种税收筹划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税收成本(Fallan,1995;Weistroffer,Singh和Wooldridge,1999),这些研究为
4、政府的反避税措施和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实际上,这些研究都将政府和纳税人视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认为税收筹划具有征纳双方的博弈性质。此后,一些研究开始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税收筹划进行研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税收筹划的研究,并形成了丰富的文献,但从博弈论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则大多出现在2000年以后。如李嘉明(2004)利用博弈论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税收筹划,着重分析了企业与外部环境、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税收筹划的博弈关系;张新平(2004)利用博弈论分析了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税收筹划博弈,发现税收筹划是一项多方受益的策略。此外,张斌(2004)、李传志和叶民强(20
5、07)还在一个混合纳什均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重点项目(编号:SWU1409126)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安然,男,首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研修班学员,重庆市渝中区地方税务局副局长,经济学博士;周志波,男,重庆市渝中区地方税务局干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石爱璇,女,厦门大学财政系硕士研究生。①认定风险经常被纳税人忽视,它是指税收筹划被误认的风险,即税收筹划主体制定出的税收筹划计划自认为是完全合理合法的,却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漏税。一1一安然周志波石爱璇税收筹划中征纳行为的博弈研究衡模型中分析了税务机关进行检查的均衡概率和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的均衡概率。但是,目前从博弈论
6、角度研究税收筹划的文献主要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忽略了自然力的作用,尽管自然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博弈过程中并不获得报酬,但它的确对博弈结果具有影响,它代表的是考虑因素之外的随机因素;二是忽略了税收筹划的认定风险,这主要出现在避税筹划过程中,避税筹划虽然并不违法但由于违背法律精神,可能遭遇政府的反避税措施,如果情节严重可能被认定为偷漏税。本文将此两者都纳入博弈模型中,并且考虑纳税人的寻租、行政复议等行为,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纳税人的税收筹划行为和征税人的税务稽查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其纳什均衡状态及影响均衡的因素,并由此提出推动税收筹划发展的政策建议。二、税收筹划博弈模型(一)模型假设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7、通常是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进行的,具有博弈性质,而且税收筹划通常是在法律的边缘上进行操作,因而具有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征税人的认定风险。因此,我们做出如下假设:1.理性经济人假设纳税人(企业)和征税人(政府)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是风险中性的,都以最大化收益为目标。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企业则是公共服务的需求者,税收实际上就是公共服务的价格。作为公共产品供给者的政府,总是希望在不损害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征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