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固定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论文.pdf

输液固定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论文.pdf

ID:53750474

大小:78.48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3

输液固定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输液固定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护理研究2014年6月第28卷第6期上旬版(总第468期)输液固定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Developmentandclinicalapplicationofinfusionfixedplate阮爱超,薛小玲RuanAichao,XueXiaoling(NursingCollegeofSoochowUniversity,Jiangsu215000China)关键词:输液固定板;固定;制作;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472.4文献标识码:Bdoi:lO.3969/i.issn.10096493.2014.16.039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6A一2003一O1当前国内就

2、医病人的输液量较大,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达部气囊的凸起部充气后变大向上顶起软板,根据手掌的大小调104亿瓶,相当于该群体人均输液8瓶_1]。而这一类人群中,儿节凸起部的充气量,充气完成后,将固定带上的卡孑L与固定搭扣童、老年人占较大比例,由于他们自身忍耐性较差,或监护人的相卡接,将手部固定于该输液固定板上。此外,通过在挡板上开疏忽,极易发生脱针、渗液等现象,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设放置病人信息卡的信息卡槽,护士可多次核对病人的信息,避免目前临床解决办法主要为在病人输液部位下放置直板式输液固出现医疗事故等问题。定板起固定作用,这类装置虽然在某些程度上可起预防脱针的3临床应用作

3、用,但由于缺乏个性化定制,影响病人舒适度,具有一定局限2013年5月一8月以方便抽样法收集苏州市某j级医院某性,无法广泛推广应用。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科室进行静脉输液病人219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的装置,可依据病人的手形调节输液固定板,经临床应用效果良组107例,男52例,女55例;<3O岁36例,3O岁~6O岁28例,>6O好。现介绍如下。岁43例;对照组112例,男58例,女54例;<30岁32例,3O岁~6O1材料和制作岁35例,>6O岁45例。观察组病人采用自行研制的输液固定本输液固定板包括支撑框架与位于支撑框架上的软板;支板,对照组病人则固定方法

4、不一,有在手下放硬的药盒,有的直撑框架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终端的挡板,底板、挡板与软板固接用手握圆形药盒等,比较两组病人二次穿刺例数、固定效果及定连接且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底板上设置有气囊与向气囊充舒适度。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进行。检气的正压通气孔,下压软板能够与气囊接触缓冲压力。通过设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置支撑框架与软板组成固定机构,手部放置于软板上定位后一4临床应用效果(见表1)方面可预防脱针、鼓针、渗液,降低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通过表1两组病人二次穿刺例数、固定效果及舒适度比较例设置气囊,手部的压力作用于软板上后,软板会受力变形

5、与气囊接触,可将手部置于自然舒适的功能位,且可依据手掌的大小调节气囊的进气量。此外,通过在挡板上开设放置病人信息卡的信息卡槽,护士可多次核对病人的信息,避免出现医疗事故等问题。结构见图1。5讨论通过支撑框架与软板组成输液固定板,手掌与手腕放置于软板上定位后一方面可预防脱针、鼓针、渗液等问题,降低病人的痛苦,保证病人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气囊,手掌与手腕的压力作用于软板上后,软板会受力变形与气囊接触,可将手部置于自然舒适的功能位,且可依据手掌的大小调节气囊的进气量,适用范围较广,气囊可对手部下压的作用力进行有效缓冲,在有效支撑手部的同时保证手部固定时的舒适度,降低病人输液

6、时的痛苦。此外,通过在挡板上开设放置病人信息卡的信息卡槽,护士可多次核对病人的信息,避免出现医疗事故等问题。1底板;2挡板;3一软板;4气囊基底;参考文献:5凸起部;6腕部气囊;7一固定搭扣;8固定带;[13毛惠娜.根本原因分析应用于减少输液外渗的研究[D].广州:南9孔;1O一信息卡槽;11正压通气孔方医科大学,2011:1—41.图1输液固定板结构示意图作者简介阮爱超,护士,硕士研究生,单位:215000,苏州大学护理学2使用方法院;薛小玲(通讯作者)单位:215000,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手掌与手腕放置于软板上,取一支空注射器通过正压通(收稿日期:2013—09—17

7、;修回日期:2014—04—16)气孑L向腕部气囊与掌部气囊充气,腕部气囊充气后成椭球状,掌(本文编辑李亚琴)1)为苏州大学第十五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KY2013570B;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320182526.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