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固定垫的临床应用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固定垫的临床应用

ID:24846183

大小:62.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固定垫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固定垫的临床应用_第2页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固定垫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固定垫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固定垫的临床应用郁红霞崔秋霞陈小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中图分类号】R2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71-01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小儿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用、最有效且能快速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1],通常选择的静脉有处于额部正中的额静脉和两侧颞部的颞浅静脉[2]。由于小儿头颅呈球形,穿刺针进人血管以后,其针柄往往与头皮皮肤之间形成一个夹角,使穿刺针不能有效固定,固定太紧,前部针尖斜面贴紧血管壁,影响输液通畅,固定太松,穿刺针容易从血管滑脱,加之小

2、儿活泼多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穿刺针固定不牢固极易造成输液不畅、脱针等异常情况,频繁的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满意度和护患关系。2011年我科发明新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固定垫,并应用于临床,观察输液不畅、脱针需重复穿刺等发生率,取得较好的效果。1一般资料1.1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我院儿科输液室需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患儿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2〜18个月。其中上呼吸道感染72例,肺炎15例,腹泻13例。将10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血管条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3、.05)o1.2新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固定垫的结构:(1)用海绵制作成一个截面为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柱体,柱体的一条直角边长度A为1.5cm,另一条直角边高度B是0.6cm,然后将30度角尖处截去0.3cm,使得三角形长边A的实际长度为1.2cm.(2)医用胶布一根,宽1.2cm,长7cm。(3)取上述三角柱体1cm(C),将其固定于胶布的中心,使A边对应于胶布的宽,C边对应于胶布的长。(4)五条固定垫一个装,包装底座在胶布中央位置做成相应的立体空间,避免固定垫受压。(5)外面纸质装,环氧乙烷消毒待用。如图:2方法2.1实验

4、组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待干,打幵固定垫的外包装放于右手边,常规方法完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之后,于穿刺点固定一道胶布后,左手固定穿刺局部,右手将预先准备好的固定垫放于针柄下面,将安放固定垫的胶布两翼从针柄两侧向上交叉覆盖粘贴在皮肤上,穿刺针的尼龙管盘绕后再固定一道胶布。对照组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消毒穿刺部位待干,常规方法完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之后,护士用手取下棉签头部的棉花垫于针梗下,再用胶布固定棉球。2.2统计穿刺30分钟后输液不畅、脱针需重复穿刺的患儿例数,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3结果见表1穿刺30分钟后,

5、对照组输液不畅15例,脱针需重新穿刺8例,实验组输液不畅6例,脱针需重复穿刺2例,卡方检验P值均<0.05,两者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应用新型固定垫后,患儿输液不畅发生次数、脱针需重复穿刺率明显降低,病人以及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新型固定垫固定效果优于传统固定方法。4讨论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儿科最冇效、能迅速达到治疗0的的给药途径。但婴幼儿四肢血管穿刺困难,且难以固定,因此,多选择头皮静脉进行穿刺。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常因患儿哭闹、烦躁、摇头或因胶布粘贴过多造成不舒适而用手挠抓,或家长为避免小儿哭闹常抱在怀里摇晃而使针头滑

6、出血管外引起液体外渗,局部肿胀疼痛。重新穿刺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冋吋也加重了护士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再者穿刺的成功并不代表全程输液的成功,穿刺后有效的固定方式是降低重复穿刺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型固定垫的优点:(I)固定垫的顶端位于针梗下面,直接与针梗部分接触,由于新型固定垫既经过火菌处理,而且操作时不必触及护士的手指,保证了穿刺局部的无菌技术要求。(2)符合局部解剖结构的构造与胶布固定合二为一,在穿刺局部形成一个平面,保证了穿刺针固定的有效和牢固、减少第二次穿刺的机会,减少患儿痛苦。(3)海绵的材质避免局部皮肤的长期受压,给

7、患儿带来舒适。(4)设计良好的固定垫方便护士操作,提高工作效率。(5)根据不冋的穿刺部位可以选用单根固定垫或两根重叠固定。而传统的固定方法一是取用不方便影响护士工作效率,二是不符合输液消毒隔离的要求,三是由于棉球和额部皮肤接触面小,II不能构成一个平面,输液过程中棉球很容易掉落,不能长时间有效固定。综上所述,采用改良的固定方法后可维持治疗所需要的输液速度,减少患儿痛苦,尽快达到治疗的目的,同吋方便护士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李亮琳,杨岚,彭彬彬,等.新型头皮静脉输液固定

8、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7):1785(2]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