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金山画像.ppt

自题金山画像.ppt

ID:53748151

大小:8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25

自题金山画像.ppt_第1页
自题金山画像.ppt_第2页
自题金山画像.ppt_第3页
自题金山画像.ppt_第4页
自题金山画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题金山画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方山子陈季常好宾客,家有歌妓。妻柳氏非常厉害并且爱忌妒,常常当着客人的面就与陈季常大闹,让他下不了台。苏东坡就写诗嘲笑陈说:“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来历。1、打扮2、爱好3、习惯4、经历5、淡泊名利6、居住地及家里成员表现等经历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1、作者邂逅方山子之后“耸然异之”,说说方山子有哪些异人之处,作者对此是什么样的态度。指导:“耸然异之”在第三段的第一句,根据它的位置推断,应该在上下文。

2、明确:异人之处:(上文)(1)老朋友遭贬,竟不答而笑;(2)方山子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下文)(3)做隐士而又面显“精悍之色”(4)既富又贵,却弃之如草芥,“独来穷山中”,过“环堵萧然”的生活。态度:“余闻光、黄多异人„„方山子傥见之与?”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之情。2、文章通过细节突出了方山子的不同常人,列举两三处细节,并作简要分析。明确:“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俯而不答,仰而笑”表现他对世俗生活的深刻认识。“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表现他的思想对妻子儿女奴婢的影响。“从两骑,挟二矢,游

3、西山。„„一发得之。”——寥寥几笔,就画出了方山子的卓然不群、侠气弥胸的形象。苏轼为何写这个异人?提示:作者是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的?接触了这个故友之后会作何感想?欲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相似的遭遇。一个是读书没有受到赏识的陈季常,另外一个是当官不受重用的苏轼,两人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其实,文中有一个细节已经表达出了这层意思,请找出。——得知作者被贬原因,方山子的反应是“俯而不答,仰而笑”,这一细节可谓“无声胜有声”,如何理解这个细节的丰富涵意?◆涵意: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与蔑视,因为他是过来人,曾经沧海,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

4、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早在十九年前我就和你一样了。要对名利成败看淡一点,对生活上工作的无奈或无法改变的东西,洒脱一点,寻找内心的宁静。仰笑,体现了方山子的潇洒、豪放及与苏轼交情深厚。言外之意一方面赞赏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另一方面“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同时还折射出作者在被贬到黄州其间的真实心态。由此看出苏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还是另有深意?主旨表彰陈慥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藉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对老友的知音之情,寄托自己身世之感。)“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请问此文是如何打破平淡,塑造丰满形象的?(奇妙的构思)本文没有像一般传

5、记那样,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家世、生平等,而是“随物赋形”极其切合隐士的身份。开始只是粗略地介绍了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但其人真实姓名、家世、籍贯等均未介绍,让读者产生一种悬念,急于知道此人究竟是谁。接着,记叙自己在黄州跟他的一次巧遇,点明人物姓氏。随后追溯此隐士曾有过的年少气盛,最后说明其拥有的显赫家世。这样,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愈深愈见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打破常规显个性鉴赏艺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