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戈壁天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构造地貌研究-论文.pdf

蒙古戈壁天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构造地貌研究-论文.pdf

ID:53747253

大小:1.58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2

蒙古戈壁天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构造地貌研究-论文.pdf_第1页
蒙古戈壁天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构造地貌研究-论文.pdf_第2页
蒙古戈壁天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构造地貌研究-论文.pdf_第3页
蒙古戈壁天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构造地貌研究-论文.pdf_第4页
蒙古戈壁天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构造地貌研究-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蒙古戈壁天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构造地貌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l卷第4期中国地质Vo1.41.No.42014年8月GE0L0GYINCHINAAug.,2014杨顺虎,苗来成,朱明帅,等.蒙古戈壁天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构造地貌研究【.『].中国地质,2014,41(4):1159—1166.YangShunhu,MiaoLaicheng,ZhuMingshuai,eta1.LateCenozoicstructuraldeformmionandtectono—geomorphicfeaturesMongtheGobi—TianshanFaultSystem[J].GeologyinChina,2014,41(4):1

2、159—1166(inChinesewithEnglishabs~acO.蒙古戈壁天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构造地貌研究杨顺虎苗来成朱明帅李兴波李景晨(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2.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16)提要:跨越中蒙边境线的戈壁天山断裂带是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东西展布约700km。通过解译分析LandsatETM卫星遥感影像和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戈壁天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活动及其地貌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沿戈壁天山断裂带发育了一系列断层陡坎、系统的水系错位、挤压脊等典型的走滑构造地貌类型。

3、遥感影像解译结果还显示3处系统水系错位,均受戈壁天山断裂左旋走滑运动的影响,表现出系统的左旋水平位错。结合历史地震数据、先存的基底构造和断层系统,本区地震活动性呈现出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此外,发育在断裂带上的3个大型挤压脊构造中:KarlikTagh和GurvanSayhan就位于走滑断裂的终端,其走滑分量减弱并逐渐转为以逆冲分量为主的构造特征。NemegtUul位于2条不连续的走滑断裂的汇合和叠置部位。走滑断层均穿过了挤压脊构造,同时伴随有逆冲作用分量,造成了挤压脊沿走向和垂直走向上的构造地貌生长,显示了是陆内造山带演化的重要过程。关键词: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特征;

4、挤压脊构造;戈壁天山断裂带中图分类号:P5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4)04—1159—08中亚地区是研究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形和山脉限制了区域地质研究进展,而它对调节印度板块与隆升的理想场所,其新生代构造活动很大程度上受欧亚板块碰撞挤压产生的构造变形起着非常重要制于印度板块向北与欧亚板块持续汇聚和碰撞挤的作用n“。因此该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压的远程效应n。与备受地质学家青睐的邻区研究,对于认识和理解陆内构造变形的地球动力学——青藏高原相比,从青藏高原以北直至蒙古国中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部杭爱山以南地区的新生代构造活动研究程度较本文在高分

5、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分析的基础上,低。其活动构造展布范围、活动样式和构造变形的结合前人资料,对戈壁天山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主要是通过遥感解译、大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区域构造地貌形态进行了分地测量数据及有限的野外调查tOl获取。析研究。跨越中蒙边境线的戈壁阿尔泰一天山地区的1地质特征戈壁天山断裂带构造位置特殊,是该区域内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近东西延伸超过700km。对该戈壁天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以北杭爱山以条断裂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研究资料匮乏】,南地区,区域上保留了古生代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收稿日期:2014—06—04;改回日期:2014—06

6、—16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332、1212010561510、1212011120330)和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O12FY12O1o0)联合资助。作者简介:杨顺虎,男,1986年生,博士生,构造地质学专业;E—mailhttp://geochina.cgs.gov.cn中国地质,2014,41(4)1164中国地质2014薤成了地震活动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6】YinA,HarrisonTM.GeologicevolutionoftheHimalayan—4.3挤压脊与断裂带关系TibetanOrogen[J].AnnualR

7、eviewofEarthandPlanetary研究区位于陆内转化挤压构造环境内,处于2Sciences,2000,28(1):211-280.[7】CunninghanlD.Activeintracontinentaltranspressionalmountain个刚性块体之间,受印度一亚洲板块碰撞应力场影buildingintheMongolianAltai:Defininganewclassoforogen[J].响明显。其地形、构造地貌特征以盆一山构造地貌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2005,240(2):436-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