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失德行为的伦理反思-论文.pdf

当代大学生失德行为的伦理反思-论文.pdf

ID:53740535

大小:238.0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1

当代大学生失德行为的伦理反思-论文.pdf_第1页
当代大学生失德行为的伦理反思-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失德行为的伦理反思-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当代大学生失德行为的伦理反思胡立功(青岛理工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20)摘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将帮助学生树立德业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此积极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失德行为,并在找出原因的同时给出切实可行的伦理解决方案,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当代大学生存在诸多失德行为,一方面在于内在的道德主体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在于外在的错误价值观误导和不良伦理行为干预。欲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伦理学、美德伦理学等理论中汲取营养,找出符合当代大学生特质的科学方法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失德行为;立德树人;

2、实践智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的道德主体丧失。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1.2非德非无德行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当代大学生中,还有一种伦理行为,在道德判断上既不和接班人。”党中央这一“立德树人”的判断,深刻揭示了教育是道德行为,也不是非道德行为,而是介于二者之间,这类非的本质,体现了党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然而,当前高等教善亦非恶的行为即非德非无德行为。这种倾向多以平庸的态势育中,因为更多地强调专业的市场应用性,以至于“立德树人”展现,并同样存在于众多的学生群体中。例如,

3、思想方面,不这一根本任务被加以弱化。换句话说,“德”的教化已然为“智”以积极、进取、向上为目标,亦不甘于消极、颓废,而是安于的增强所溶解。高校所开设的专业越具有市场针对性,所开设元所追求的平庸态势;学习方面,大学生不以高分、高能力为的专业课程越具有实际应用性,“德育”就会越加的被边缘。这目标,亦不甘于不及格,而是多追求“6O分万岁”的平庸态势;个原因,一是因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间具有有限性;社会活动方面,不以踏实、努力、争先为目标,而是抱着不支二是因为我们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偷换了一个概念,就是市场和持、不反对、不参与的平庸态势;生活作风方面,不以勤劳、社会:

4、专业的市场需求,不是社会需求;专业的社会需求,也朴实、正派为目标,亦不甘于好逸恶劳、铺张浪费,而是呈现不是市场需求;市场的首要需求是“智”,社会的首要需求是奢中带俭、亦正亦邪的平庸态势;性格方面,不以成熟、负责、“德”。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如稳重为目标,亦不甘于不负责任,而是持有天真无知或油腔滑何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失德行为,并予以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调的平庸态势等。施,正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当务之急。这类平庸的态势,虽非无德行为,但也不是有德行为,甚1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失德行为至在某些情况下此类行为比无德行为更为危险。

5、因为它在道德所谓失德行为,即不合乎道德规范的伦理行为。而所谓道价值判断上并不明显,因而更不容易为道德规范所约束。所以,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传统伦理学所概括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非德的大学生伦理行为,都是当代大学生总结的、为中华民族延绵流传的核心价值。而所谓伦理行为,的失德行为的主要表现。毕竟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伦理行为是人在利害意识支配下发生的、可以进行道德评价、要求教化所有的大学生都有更高德业。可以言善恶的行为。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风貌是积极、健康、向2当代大学生失德行为的伦理追问上的,整体上是道德优良、品质高尚的合格大学生。但是,不伦理学的层

6、面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失德行为主要有以下几可否认当代大学生的失德行为也广泛存在于各个方面,并广泛个原因,一是道德主体意识的淡薄,二是错误价值观的误导,存在于各个个体和群体。三是源于不良伦理行为的干预。1.1无德行为2.1淡薄的道德主体意识无德行为在当代大学生中有广泛的存在形式。第一,思想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的淡薄,有很多表现形式。第上的消极、颓废、没有理想和目标等所催生的浑浑噩噩的状态一道德的内在自觉是性善论的前提,因而在孟子那里性善论,和放任自流的态度。这种现象集中表现在学习成绩比较差、沉得到彰显。《孟子·告子上》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迷于游戏等非健

7、康性的喜好上的学生。第二,学习上的急功近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利或可有可无等所催生的作弊等现象。这部分学生盲目割裂了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学习成绩的获得与自身的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而是转移到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而这种性本了考前的突击、考试的作弊、甚或与任课老师的关系等上面,善或性向善,已逐渐不为大学生所共识,并且有不断蔓延之势。完全忽略了知识的尊严和教育的目的。第三,社交上的功利、第二,好与坏、善与恶的伦理行为判断,在大学生中正在逐步盲从、新奇等所催生的以利益相互交结的朋友

8、关系和不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