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疑伪问题再研究

《心经》疑伪问题再研究

ID:5373751

大小:1.09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7-12-08

《心经》疑伪问题再研究_第1页
《心经》疑伪问题再研究_第2页
《心经》疑伪问题再研究_第3页
《心经》疑伪问题再研究_第4页
《心经》疑伪问题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经》疑伪问题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福嚴佛學研究第七期頁115-182(民國101年),新竹市:福嚴佛學院FuyanBuddhistStudies,No.7,pp.115-182F2012GHsinchuCity:FuyanBuddhistInstituteISSN:2070-0512115《心經》疑偽問題再研究紀贇1.前言《心經》其版本之多,林光明先生曾搜集了約184種,包括漢語50種,梵語39種,英語29種,日語39種,藏語6種,韓語7種,印尼語1種,越南語2種,法語4種,德語4種,俄語3種,另附滿語和蒙古語各一種。(林光明,2000)林先生沒提及的尚有西班

2、牙、葡萄牙和意大利語等語種的譯本。由此可見《心經》地位之重要與傳播之廣泛。此外,從《心經》古今汗牛充棟的注釋與研究文獻,可知它對東亞(中國、朝鮮,日本)人民精神生活影響之深。(落合俊典,2011)故《心經》是值得我們充分關注的。數月前(2011年10月)看到尊敬的徐文堪先生在《上海書評》第159期上刊載的短評《〈心经〉与〈西游记〉》。(徐文堪,2011)其中提到美國學者那體慧(JanNattier)的名著《心經:一部中國的偽經?》(TheHeartSūtra:AChineseApocryphalText?),(Nattier,

3、1992)(以後簡稱《那文》)使我想起多年前初讀此文時的震撼。眾所周知,巴利或梵語佛經行文較多重複,漢語則相對簡潔。我最早接觸《心經》梵語本時,發現它與漢語一樣簡潔。但自覺學養有限,故對此問題未能刨根問底。迨讀《那文》,霍然貫通。故此次讀徐文,格外會然於心。但徐文僅為簡要書評,未對《那文》作詳細介紹。故決定把《那文》迻譯,以饗讀者。遺憾的是,文章譯完後,我與那體慧的聯繫卻意外中斷。因尚未得到授權,故難以發表譯文。在此過程中,我發現前此漢語世界中論及《那文》時,敘述偶有偏差,需要加以澄清,徐文堪先生說:“《般若心经》最早是從《大

4、品般若》中抽取一些段落”而成;梅維恒先生說:“《心經》幾乎是一字不差地從巨大得多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裏抄錄出來”。(梅維恒,2004,p.45)實際上那體慧的意見是:羅什本“並非羅什所為,而是一個第三方對其所譯《大經》(更應該116福嚴佛學研究第七期/2012年4月20日說是《大智度論》中所引的《大經》)的一個改編本(英:adaptation)。”(Nattier,1992,p.188)另外徐文中提到“回译者就是玄奘本人”這樣的話(梅文則小心地回避了回譯者的問題),《那文》雖然懷疑玄奘是回譯者,但“並不能完全坐實”。(Nat

5、tier,1992,p.181)在此我無意批評兩位我向來敬仰的前輩學者,而是他們或因為限於書評之體例,或因為限於研究之重心,未對《那文》作全面評述。《那文》不僅提出《心經》是否為偽經,還在很多問題上發前人之所未發。如對漢語本《心經》的發展史的推測,對法隆寺本梵語《心經》的斷代,對印度與中國疑偽經判定標準的論述等,她的不少觀點都值得重視。遺憾的是20年來,漢語佛教界、學術界均未予以應有的關注。即使在英語世界,也只出現不太專業的反駁與支持。(Pine,2004,pp.23-27)由此我決定撰文詳細介紹《那文》的觀點、支持其論點的主

6、要論據,及其論證的邏輯線索,也談談我對這一研究的評價。此外,擬對與《心經》疑偽相關的研究擇要介紹,並說明那些研究對那體慧的影響與貢獻,進而將那些研究與《那文》作一比較,以說明方法論對佛教文獻研究的重要意義。然後,我會繼續探討《心經》中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另外,我也借此機會感謝我的兩位師長——我將終身追隨的精神導師方廣錩教授,他在本文初稿上密密麻麻的批改就像任何一位循循善誘又有無比耐性的老師;以及一直支持我的蘇錦坤老師,我們總是作對方論文最無情的批評者。我需要的資料,蘇老師總會想盡辦法幫末學搜集。在此文初稿完成之後,蘇老師又幫我

7、細讀了不止一過,糾正了很多行文中不符合台灣表達習慣的地方或筆誤,也對一些問題提出了非常有意義的探索。當然,本文的任何錯誤,都由筆者自己負責。2.那體慧的研究及評論《那文》首先指出的就是雖然《心經》作為一部簡明扼要的佛教經典,在東亞佛教界非常流行,所以在學術界也曾經獲得過各個方面深入的研究,但是在過去的研究之中,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是一方面由於其內容的“過度曝光《心經》疑偽問題再研究117(英:overexposure)才導致現代學者對這一重要文本未作重新的審視”。另一方面當代的佛教專家們還有一個研究傾向,即或者研究《心經》的梵本(

8、有時也會參考漢語諸本),或者研究其漢語本(或多或少地參考梵語本的對應章節),也就是說有不少對此經“梵語內”(英:intra-Sanskrit)和“漢語內”(英:intra-Chinese)的研究,卻沒有多少“跨語言”(英:cross-lingual)的分析。(Nattie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