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37338
大小:583.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1
《GaSb 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台面的 ICP 刻蚀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o1122助锨材料2Ol4年第l期(45)卷文章编号:10019731(2014)01—0112203InAs/GaSb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台面的ICP刻蚀研究郭杰,郝瑞亭,赵前润,满石清(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昆明650500)摘要:采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GaSb衬底上生长在的刻蚀速率与刻蚀损伤的矛盾。广泛应用于S、SiCLInAs/C-aSb超晶格红外薄膜材料,为获得台面结构,采、ZnOE。等材料的刻蚀。目前,对制备超晶格探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和Clz/Ar刻蚀气测器相关的InAs、GaSh及超晶格材料的ICP刻蚀研体,分别研究了
2、不同刻蚀时间、不同气体比例及不同功究的报道相对较少。本文以Cl/Ar为刻蚀气体,分别率对GaSb、InAs及InAs/GaSb超晶格刻蚀速率和刻研究了不同刻蚀时间、不同气体比例及不同RF功率蚀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刻蚀产物InCt的低对GaSb、InAs及超晶格刻蚀速率和刻蚀形貌的影响,挥发性阻挡了Cl的刻蚀,InAS的刻蚀速率低于分析了刻蚀速率改变的原因,与湿法腐蚀的结果进行GaSb;C1:比例在20~4o时,刻蚀表面粗糙度最了对比。并在刻蚀前后进行IV测试,对欧姆接触进行小,明显低于湿法腐蚀造成的表面损伤,有助于形成良评价。好的欧姆接触和减小器件
3、的表面漏电流。2样品制备关键词:InAs/GaSb;超晶格;ICP刻蚀;刻蚀速率;表面形貌实验材料采用GaSb(001)和InAS(001)体材料及中图分类号:TN362;TN350.2文献标识码:A在GaSb衬底上外延生长的InAs(8MI)/C-aSb(8D()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1.027ML)中波红外超品格材料【_9l。超晶格在VG80H型MBE系统中生长完成,总厚度约ltam。1引言要获得陡直的刻蚀剖面,掩膜的选择比要尽量大。近几年,InAsGashⅡ型超品格作为一种新型红掩膜的刻蚀选择比是指InA
4、s/GaSb的刻蚀速率与掩外材料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通过改变量子阱宽度和势膜刻蚀速率之比。c1。对光刻胶的刻蚀速率比较快,选垒高度可以对带隙宽度进行人工剪裁,调整截止波长择比只有0.7,而SiO薄膜的选择比可以达到20。先在很宽的光谱范围(3~30tam)内,容易实现双色或双将实验样片采用标准清洗工艺进行清洗,然后采用波段探ion,lJl-J。同时,相比HgCdTe和I型量子阱材CVD方法生长Si()掩膜层,采用光刻腐蚀在芯片上料,错开型带隙的能带结构可以使轻、重空穴带分离,将需要刻蚀掉的区域显露出来,最后切分成适当大小有效抑制俄歇复合和隧穿电流,提高工作
5、温度和量子的实验片进行ICP刻蚀实验。分别对GaSh、InAs体效率。因此,InAs/GaSb超晶格也被认为是制造第三材料和InAs/GaSb超晶格刻蚀并进行比较研究。代红外探测器的理想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3结果与讨论注j。焦平面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台面列阵芯片技术,3.1GaSb和InAs体材料的刻蚀多色探测器的制备要求将材料进行高密度、低损伤深图1为对不同刻蚀时间段的刻蚀速率的统计。刻台面隔离,对探测器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湿法腐蚀蚀开始阶段两种材料的速率都是最慢,一段时间后刻可以获得清晰的台面结构,但受化学溶液变质的问蚀速率基本稳定。GaSb刻蚀速率
6、在1.3m/rain左题而稳定性差,以及化学腐蚀选择性大,可能形成腐蚀右,而InAs刻蚀速率在0.5tam/min左右。InAs刻蚀面锯齿状和腐蚀坑等问题,给后续的工艺增大了难度,速率明显低于GaSb,原因是由于刻蚀产物InC1,的低并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与湿法腐蚀相比,干法刻蚀挥发性(挥发温度为560。C)阻挡了cl的刻蚀。具有控制精度高、大面积刻蚀均匀性好、良好的各向异图2(a)为不同ClAr气体比例时的刻蚀速率统性和较好的材料选择性等优点。干法刻蚀技术主要有计。可以看出,对GaSb材料而言,随Cl比例的不断反应离子刻蚀(RIE)、电子回旋共振(EC
7、R)和感应耦加大,刻蚀速率是线性增大,由2OCl比例时的合等离子体(ICP)刻蚀等。ICP采用两个独立的RF0.78m/min迅速上升至8Ocl。比例时的源,一个用来控制等离子体的密度;另一个是控制等离4.14~m/rain。说明Clz比例对GaSh材料刻蚀速率子体能量,所以ICP刻蚀有效改善了传统RIE技术存影响非常大。其原因应该是随c1。比例的增加,反应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4137,61176127);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OllFZ078)收到初稿日期:2013~05—03收到修改稿Et期:201309—15通讯作者
8、:郝瑞亭作者简介:郭杰(1979),男,河南安阳人,讲师,主要从事红外探测器方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