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

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

ID:5373003

大小:144.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_第1页
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_第2页
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_第3页
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年第3期前沿No.32010总第257期ForwardpositionSumNo.257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12*杨舒眉胡喜云(1.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本文以时间为序考察了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对先秦至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对“历史解释”的认识、探索及其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探讨,进而对中国史学尤其是当代史学关于历史解释的研究予以反思究。[关键词]中国学者历史解释先秦至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历史哲学融贯中西[中图分类号]K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009—8267[2010]3—0184—04一、引言诸家而成《太史公书》以“成一家之言”,班彪父子由于受到西方历史哲学(尤其是分析批判的历史对《史记》论赞的评价等,反映了在先秦、秦汉之时[1]哲学)和哲学诠释学等的影响,提及“历史解释”学者们已开始认识到“历史解释”的作用;至魏晋南时学者们即将研究的视线聚焦于西方式的历史解释。北朝隋唐五代,学者们开始自觉地进行历史解释,并其实“解释”一词,本意为分析说明,如《后汉书·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总结和评价,如范晔在《狱中与诸陈元传》即称:“解释先哲之积结,洮汰学者之累甥侄书》中对自己史论的称颂,《史通》专

3、列《论惑。”故而有学者即认为历史解释是疏通比较各种历赞》篇等;宋明时期由于理学盛行,学者们多驰骋议[2]史事实及其相互关系,以发现其中的意义;亦有学论,鼓吹在书写历史时进行解释;清代学者鉴于宋明者从“解释”所对应的外文(explanation/interpreta-理学的空疏,多提倡“实事求是”,反对在史书撰写tion)出发对其进行定位,认为“explanation”的词首中空发议论,作为中国传统史学理论集大成者的章学“ex-”有“引出”之意,即为从“文本(text)”或诚重“史意”、“别识心裁”,强调在撰述中应有史家事物中抽绎出其“原来的意义”进

4、行解释;“interpre-自己的解释。tation”一词的词首“inter-”有“引入”之意,即是三、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3]从外面引入某种观点进行解释。(一)20世纪前半期二、先秦至19世纪末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以1949年建国为界,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学可的认识分为两大阶段。20世纪前半期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中国古代史学中并没有明确的主客二分意识,重认识,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直书实录,评价的准则是激扬名教,因而古代学者大首先,在对传统史学中历史解释理论的阐发,如多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鼓励对历史进行“解释”;又因当时学者对刘知

5、幾、郑樵、章学诚等人的理论观点进古代史家多“寓论断于序事”,仅有少量的专篇史论行阐发时,多有对他们关于历史解释的认识的评价。及史书的议论部分。早自孟子已论及孔子修《春秋》曹佐熙、姚永朴、陈汉章、柳诒徵等人对“史义”亦之义,即孔子欲著之行事以拨乱反正;至司马迁融会有所发挥。*[作者简介]杨舒眉(1977-),女,山东济宁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史学史研究。胡喜云(1983-),女,河南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史学史研究。·184·其次,史料派与史观派对历史解释的不同认识。的教科书,但开始关注历史学的性质问题,许多著作“五四”新文化运动后,

6、中国史学所受的外部影响由即开宗明义地对历史和历史学的概念问题进行了可贵日本转为西方欧美国家,“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的探索,或竭力要在历史的发展中发现联系性,致力方法”盛行,中国史学家对史料的态度逐渐开始有了于探讨历史的因果联系和内在联系,如梁启超的《中较大的分化,依他们对史料的侧重程度可被划分为史国历史研究法》、李泰棻的《中国史纲绪论》、陈训慈料派和史观派。史料派以顾颉刚和傅斯年为代表,强的《史学蠡测》等;或在著作中对历史解释和历史观调从史料出发。顾颉刚在继承清代学者姚际恒、崔述进行了专门探讨,如陆懋德在《史学方法大纲》中专等人疑古精神的基础上,

7、吸收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门列出“论解释”一编;周容在《史学通论》中有在考辨古史的过程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各派史观”一章,并对“历史事实”的特性进行了史”说,认为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传说中阐述,认为历史的事实自有它的来源和背景,我们在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注意到特别变化的事实时,还应注意到它只是整个历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史的一部分;或在著作中论及如何看待历史解释,如况。此说“第一次有系统地体现了现代史学的观念”,李则纲的《史学通论》和吴贯因的《史之梯》皆有关“不但肯定了`解释对象的自主

8、性',而且也在一定程于如何读史、论史等方面的探讨。这些著作中对历史度上表现出解释者(史学家)的主观性已透进解释对和历史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