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17440
大小:9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课题1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案(第2课时)(陈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1(第2课时)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城关一中陈勇于2014/11/5编)【学习目标】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高温下的可燃性及还原性)。【前置性学习】阅读课本P110-P111,完成下列内容1、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的时间而不变色,所以,常温下,2、高温下,碳单质能跟多种物质反应。A、碳与氧气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充分:燃烧不充分:,碳具有性。B、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右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⑴在此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试管内的逐渐变成,生成的气体使澄清
2、石灰水变浑浊。⑵实验时,酒精灯加铁丝网罩的目的是。⑶在此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被氧化的物质是。说明木炭具有性,可用来。⑷化学方程式所以,这类反应可表示为:C+金属氧化物=+(思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木炭还原氧化铁木炭还原氧化亚铁【归纳小结】所得:所惑:【课堂探究】一.碳的化学性质1、碳的稳定性(1)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第一层有_____个电子,第二层(最外层)有_____个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巩固练习:下列叙述中,主要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是()①档案材料要用碳素墨水填写②木桩埋入地里的一段用火将其表面烤焦③石
3、墨做铅笔芯④古代用墨汁写字绘画⑤石墨粉作耐高温的润滑剂A.①④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⑤2、碳的可燃性在点燃的条件下,当氧气充足时,碳跟氧气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氧气不充足时,则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这两个反应都属于(填反应类型)。巩固练习:两份质量相同的碳,分别生成CO2和CO时,消耗O2的质量比是()A、1:1B、2:1C、1:2D、3:23、碳的还原性①观察教师演示[实验6—2],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你能根据还原反应的原理写出焦炭从含三氧化二铁的铁矿石中把铁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吗?。
4、②交流与讨论:碳在常温下为什么具有稳定性?你能否从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得到结论?[深度思考]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说出碳有哪些用途?巩固练习:欲除去氧化铜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A.将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B.采用先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C.将H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D.将O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你的收获:【课后反思,课后提升】1、如右图所示,将几块经过烘烤并冷却的木炭(活性炭)投入盛由红棕色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轻轻摇动,看到的现象。其原因是。2.已知四种物质常温下A是黑色固体,B、C、D都为无色气体,A和B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化合生
5、成C和D,A和C在高温条件下可化合生成氧化物D。①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B,C,D。②A和另一种黑色固体加热反应能生成一种红色固体和气体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3.选择下列描述物质性质的词语填空:可燃性、吸附性、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还原性、溶解性。(1)木炭生火;(2)活性炭用于制糖业脱去红糖颜色制白糖;(3)石墨制坩埚;(4)碳纤维制导线。(5)用焦炭冶炼金属4.“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A.硬度大B.不能导电 C.化学
6、性质稳定 D.熔点低5.某物质经鉴定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是()A.肯定是一种单质B.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C.肯定是纯净物D.可能是化合物6.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B.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C.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7.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化学变化8、在2Fe2O3+3C=4Fe+3CO2↑反应中,还原剂是()A、CBCO2C、Fe2O3D、Fe9.将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混合物30克,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的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6克。计算:(1)生成了多少克CO2;(2)生成了多少
8、克Cu?(3)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