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新教材.doc

浅谈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新教材.doc

ID:53694961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6

浅谈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新教材.doc_第1页
浅谈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新教材.doc_第2页
浅谈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新教材.doc_第3页
浅谈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新教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新教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新教材永修县立新乡小学张秋波数学教材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不要让学生去看数学教材,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进行探讨。下面就我的一点浅薄见解供大家参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数学教材是忽视的,在他们看来,数学教材只是让学生用来做一些习题,至于教学内容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讲解,书本上的有关例题及内容用不着再让学生去看了。我有一位学生,他在小学数学成绩很好,到了高中却感到学习数学有些困难,成绩在不断下降,于是来找我指点迷津。我猜测他对数学教材可能十分陌生,一问他,果然,他说在高中时数学教材他从来就没有读过。还

2、说:“学数学就靠听课、记笔记、做习题。”他的问题在于没有学会独立学习,没有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阅读,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很多学生在小学没有认真解决好这个问题,有一次在六年级的数学课上,有位老师讲授了30分钟新课后,没有让学生看一下书,就留10分钟给学生做练习。这时候这位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还在看书,没做练习,就上前催他动笔。学生说:“刚才没听懂,想把书看懂了再做。”老师却扌畧下一句:“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那简直是奇迹。”可见,在传统教学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

3、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是自主建构。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绝对的接受学习,也没有绝对的发现学习,总是两者相互交替、有机结合的。在这个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外界的信息(包括课本)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读这些信息,从而赋予认识对象以新的意义。因此,教材

4、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疑问:教材让学生先读了,还有什么可探究的?其实,建构与探究是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的内外不同的两个维度:对外部世界是探究,在内部精神世界则是建构。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对文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反,它很需要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来扩充认知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否则,像“四边形”名称之类的知识也要学生去猜想、发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毫无意义。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找出疑问进行质疑,并要对例题既要进行变式,还要解决问题,寻找新的算法,思考知识与知识之间、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等等

5、,这些无一不是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也无一不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教学活动。我们教师让学生先学教材,旨在把独立学习引进教学过程,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必须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不能再充当面面俱到、照本宣科的单纯讲授角色。我们应该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然后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质疑、操作、实验、探索中消除疑惑,获取真知,丰富体验,求得发展,关键还是靠自身的教育底蕴与专业素养。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学生先学之后,虽然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但他们还是难以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学生由此产生问题

6、意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意向,渴望老师指导。我在教学中,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如下的活动中去:先由同桌两位学生合作,从课前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每个都表示1平方厘米面积单位)中,任意取出几个,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后,记下它的面积、长、宽等一组数据。要求每桌先至少拼出5个大小或形状不同的长方形,记下相应的每一组数据;接着我要求学生集中观察这几组数据,要他们说出能否从中发现什么规律;然后再向小组或全班汇报、交流所得到的结论。这节课,我让学生经历这样的数学“再创造”和交流活动,不但抽象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已经具体地根植在儿童的经验之中,让学生无需死记硬背了,而且儿童对发现真理的归纳方法也多了几分体验

7、。又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长方体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个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思考从长方体面的个数与形状特征出发,如何算出长方体的棱(或顶点)的条(或个)数。寻找这个算法,既有挑战性,又有意义,更是学生经过努力或小组合作能够解决的,同时,又为将来学习告诉长方体长、宽、高的比,并用“按比例分配”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打好了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只有在探索事物内部规律性的活动中,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