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知识《诗词基础知识讲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词基础知识讲座第一章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第一节韵韵是诗词格律的棊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一首诗词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什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拼成gong,其中g是声母,o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
2、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6ng,“同〃t6ng,"隆"I6ng,"宗〃z6ng,"聪〃c6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南歌子[宋]张泌柳色遮楼喑,桐花落砌香(xi初g)。画堂开处晚风凉(liang),高卷水品帘额衬斜阳(yang)0这里“香〃、“凉〃、〃阳〃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ng。在拼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u,如ia、ua、uai
3、、iao、ian、uan、iian、iang、uang、ie、lie、iong、uen等,这种i、u^U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麻(m®"、"家佢)“、"瓜(gu2)"的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来是同样谐和的。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词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和谐,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化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
4、例如: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xie),白云深处有人家(恒)。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这里的“斜“字在唐代读作sia(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词。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较为不合理了。今天我们如果倚声填词作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
5、我们读古人的诗词时,却还是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第二节四声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么形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他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刃-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1)平声。这个
6、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己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
7、成了阳平。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成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古代四声的大概。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的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般不能押韵。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
8、意的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就读平声邙日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举一些例子: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