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隔离戒毒中的教育矫治方法研究

强制隔离戒毒中的教育矫治方法研究

ID:5362560

大小:143.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强制隔离戒毒中的教育矫治方法研究_第1页
强制隔离戒毒中的教育矫治方法研究_第2页
强制隔离戒毒中的教育矫治方法研究_第3页
强制隔离戒毒中的教育矫治方法研究_第4页
强制隔离戒毒中的教育矫治方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制隔离戒毒中的教育矫治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强制隔离戒毒中的教育矫治方法研究余功才*根据《禁毒法》的规定,各地劳教场所相继承担了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新任务,并在继承劳教戒毒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一系列的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矫治新方法。在《禁毒法》视野下如何提高戒毒实际效果,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履行《禁毒法》赋予司法行政机关的新职能,是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一、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矫治之目标《禁毒法》第31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由此可见,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矫治目标就是从社会稳定与健康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戒

2、毒人员是“病人”、“违法者”和“受害者”的实际,对戒毒人员进行教育、矫治和挽救的过程,目的在于矫正行为、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塑造社会所期待的人格,将其造就为社会的“守法公民”、“有用之才”。(一)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矫治主体——戒毒人员传统立法中,认为吸毒是违法行为,戒毒工作更多侧重于对吸毒人员的依法惩处、严格管理与劳动改造,关注治疗尤其是身心康复与回归社会很少。《禁毒法》规定,吸毒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范围,同时规定吸毒者是“病人、违法者、受害者”,强调“就业、入学等不受到歧视”,这显示我国在“如

3、何对待吸毒者”的问题上由最初强调对吸毒者的惩罚,转变为治疗为主。也就是说,《禁毒法》强调戒毒工作中要贯彻人本主义理念。为此,戒毒人员是普通社会公民,也是违法者;是毒品的受害者,也是与犯罪危害社会的相关联者;是吸毒群体成员,也是与贩毒链条紧密联系者;是受教育主体,也是社会边缘群体成员。强调普通公民,突出以人为本,又要坚持强制教育管理;强调病人,突出人文关怀,又要讲明潜在的犯罪危害性;强调吸毒群体的共性,也要指出以贩养吸的现实存在性;强调成人教育的角色,又要说明其社会边缘,需要再社会化的必要性。(二)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矫

4、治理论依据——教育理论综合国内外戒毒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是可教性思想、主观性观念、认知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和职业教育理论。可教性思想强调戒毒人员具有可塑性和自我管理意识;主观性观念强调戒毒人员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采用启发式教育,才能提高法制道德、文化知识、生活技能等教育矫治的效果;认知理论强调戒毒人员认识行为与结果关键在于学,学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的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的思想,启示在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矫治活动要与戒毒人员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戒毒人员在“做”中获得、掌握知识;职业教育

5、理论强调在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矫治中,使戒毒人员不仅学会具体的技能,而且还要学会可转换的技能,即环境的适应。(三)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矫治目标——降低危害目前生理、医学、药物和心理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吸毒成瘾后脑内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病理改变,吸毒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对戒毒者来说,生理脱毒容易,一般需要2至4周,───────*作者为湖北省沙洋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93·但不易戒断的是对毒品强烈渴求的心瘾,心瘾是一种牢固的病态,可以持续数十年,受环境、情绪影响极大。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由于毒品的成瘾性极强,

6、目前的戒毒手段不完善,我们不可能彻底解决毒品的需求问题。”因此,我们在确定戒毒目标时要立足现实,要转变戒毒工作视角,要转变“将戒毒作为戒毒工作的最高目标甚至唯一目标”的认识。从“以问题为本位”向“以问题后的人为本位”。即将戒毒目标由戒毒事实转向戒毒人员。换句话说,戒毒工作不是以毒瘾的戒断为目标,而是以吸毒人员的自我完善、自我成长、自我重建为根本。即将现在的“戒断毒瘾”转变为“戒断或减少使用毒品;减少复发的频度和严重性;促进戒毒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减少吸毒所带来的危害。”结合实践工作,具体说最低目标是增强戒

7、毒信心,提高戒毒意愿;中级目标是降低复吸频率,延长操守时间;最高目标是终止吸毒行为,融入社会生活。二、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矫治之方法按照《禁毒法》对强制隔离戒毒期限的规定,结合国内外戒毒治疗的成功经验,完整的戒毒过程应包括急性脱毒、心理康复治疗、回归社会三个阶段。强制隔离戒毒也理所当然地遵循分期矫治的基本规律,这是研究探索教育矫治方法的前提。本文依据司法部提出的生理脱毒期、康复期、回归社会准备期来探讨强制隔离戒毒分期矫治及教育矫治方法。(一)生理脱毒期(入所的前两个月)此阶段教育矫治的主要任务:在治疗稽延性症状的同时,

8、进行初步认知和环境适应性教育,帮助其逐步适应适应生活,恢复体能,为开展系统的教育矫治,尤其是心理干预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此阶段教育矫治的主要内容:一是体能康复训练,以太极拳为主,辅之广播体操、心理健康操和健身器材运动等身体功能恢复性训练;二是断瘾不适处理,自信心和希望感塑造,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主题教育;三是所纪队规、法律法规及毒品专题教育和戒毒人员日常行为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