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实验——设计性研究..ppt

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实验——设计性研究..ppt

ID:53611992

大小:6.84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4-20

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实验——设计性研究..ppt_第1页
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实验——设计性研究..ppt_第2页
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实验——设计性研究..ppt_第3页
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实验——设计性研究..ppt_第4页
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实验——设计性研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实验——设计性研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实验阶段性报告——设计性研究型物理实验III指导老师:马秀芳课题组成员:胡旭何益鑫报告人:胡旭时间:2007年12月19日地点:复旦物理楼二楼大会议室课题来源和测量原理热膨胀系数,折射率温度系数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一道实验题装置及样品光斑成因分析实验的测量原理实验初期的探索工作实际测量量升温法结果的情况,分析可能原因如何得到好的结果?偶然的好结果现在的进展情况及后期计划降温法的实践和结果实验的难度所在——温度计与样品温度的同步自然冷却法VS下一步的实验

2、计划考题的改进方案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I.在读数方面的改进II.在实验方法方面的改进A.1升温or降温?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A.2我们的猜想:在样本中,温度计与样本并不是直接接触的,两者温度不尽相同,在升温过程中,由于热源不均及温度变化过快,表现出来的差异尤为明显,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并不代表样本的实际温度,而降温相对于升温来说其温度变化速率较慢,因而会出现上述差别。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A.3对于猜想的验证:测量对象采取方法耗时线性程度热膨胀系数强迫冷却15分钟0.99

3、895热膨胀系数强迫冷却36分钟0.99939热膨胀系数自然降温2小时30分钟0.99975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A.4对结果的说明1经过数学推导易得,无论是热膨胀系数还是折射率变化系数都与(温度/条纹)参量的变化率呈线性关系,故我们可以将该参量的线性陈独作为衡量结果好坏的依据。2从结果中可知,实验时间越长,实验环境越接近于自然环境,得出的数据越精确。3一个可行的解释是,在实验环境趋向于自然环境的同时,降温过程越发缓慢,此时温度计的示数越发趋近于样品的真实温度,故得出的实验结果要好。对于实验的改进思

4、路B.1新的问题:是不是该实验中温度上升本来就要比温度下降好呢?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B.2新的实验的设计原电路图现电路图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B.3结果测量对象方式线性程度热膨胀系数无间断0.99939准无间断0.99974无间断0.99889无间断0.99856无间断0.99961测量对象方式线性程度折射率温度系数准无间断0.99968准无间断0.99865无间断0.99993无间断0.98738无间断有间断0.995680.99511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B.3续1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B.3续2对于实验

5、的改进思路B.4与以前结果的对比折射率温度系数组数678910B0.480560.382830.442760.344970.39375R0.999680.998650.999930.987380.995110.44529对于实验的改进思路B.5相关解释原电路的加热模式是限温式,即在电热板升温到某特定温度时跳闸,冷却后再继续加温,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升温过程不均匀。而改进后的电路的升温过程可看成自然冷却过程的加速反向,故结果更好下阶段的主要工作整理手头的所有数据撰写论文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