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基数效用与人际比较

快乐、基数效用与人际比较

ID:5357452

大小:592.4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08

快乐、基数效用与人际比较_第1页
快乐、基数效用与人际比较_第2页
快乐、基数效用与人际比较_第3页
快乐、基数效用与人际比较_第4页
快乐、基数效用与人际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快乐、基数效用与人际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經濟與社會快樂、基數效用與人際比較:經濟學者反主觀概念的偏見●黃有光摘 要筆者對現代經濟學有很高的評價,甚至認為在蘇聯、東歐與中國的經濟學者雖然偏好諸如「偏好」轉變與改革的歷史性事件中,現代經(Preference)等較客觀的概念,但較主濟學也有一定的貢獻。但為了精益求觀的概念如快樂才是更重要的,因為精,本文將談談現代經濟學的一點偏快樂才是人們的終極目的。雖然人人差。拼命賺錢,但由於相對所得作用與對絕大多數經濟學家持環境生態之破壞,除非提高能促進福有下述兩種偏見:第一是過份強調人們之利之公共開支,否則實際的經濟成長經濟學者偏好「偏好」偏好與選擇,而忽略未必能增加快樂。與許多經濟學者的了人們

2、的福祉或快觀點相反,效用是可以基數測量及人經濟學是一門科學,而且被認為樂;第二是認為人們的效用只有排序性,際可比的,但人際可比之基數效用較是社會科學中的女王,因為其分析與數只能序數測量,不能序數效用更難獲得,而它又是進行社理化之複雜程度以及在實證上之深度與基數測量,也不能進會決策所必須的。這人際基數效用之廣度,都是各社會科學中之冠。經濟研行人際比較。矛盾大體上可用「一元等於一元」之原究的科學化是一個好現象(但應該避理解決,即用金錢測量基數效用,用免迷信數理模式,以致脫離實際1),無權數加總決定社會選擇,用所得稅但是由於強調科學的嚴謹性與實證辨收與轉移來幫助窮人。但在最優累進偽性,絕大多數經

3、濟學家(至少是在稅率決策中之平等與效率之比益權衡學術界而言)持有下述兩種偏見。抉擇上,乃需人際效用比較。第一是過份強調人們之偏好與選*  *  *擇(Choice),而忽略了人們的福祉或*本文部份論點,取材自拙作“ACaseforHappiness,Cardinalism,andInterpersonalComparability”,EconomicJournal(November1997).快樂。經濟學者從人們的選擇推定人經濟學者反主151們的偏好,而認為福祉是主觀的,不觀概念的偏見能進行科學的研究,甚至輕視談論這些不能精確數量化的主觀概念的人。第二是認為人們的效用(Utility)只有

4、排序性,只能序數測量,不能基經濟學者並不是向來數測量,也不能進行人際比較。所就反主觀概念的,在以,我們只能說某人偏好x甚於y,偏新古典經濟學時代,好y甚於z或無差異。舉例來說,即使經濟學者無顧慮地使用諸如滿足、邊際效x=現狀,y=現狀加上被一隻蚊子咬用、快樂、痛苦等主一口,z=現狀加上整個人被丟進沸水觀與基數概念。自本缸R,我們不能說其偏好y甚於z的程世紀初由沃森(圖)帶頭的行為主義革命度超過其偏好x甚於y的程度,更不能後,學者只研究客觀說某甲被丟進沸水缸R的痛苦會超過行為,不談主觀感某乙被一隻蚊子咬一口的痛苦。受。納(B.F.Skinner)先後帶頭的行為主義心理學之演變的啟示(Beha

5、viorism)革命,使心理學者只研究客觀行為,不談主觀感受。行經濟學者並不是向來就是這麼反為學派對心理學的科學化有很大貢主觀概念的,在新古典經濟學時代,獻,但其對主觀感受之否定則矯枉過經濟學者無顧慮地使用諸如滿足、邊正。際效用、快樂、痛苦等主觀與基數概行為主義雖然長期取得近乎絕對念。1930年代無差異曲線分析興起的統治地位,但反對極端行為主義的後,經濟學者發現,不需要用邊際效聲音偶爾也可以聽到。例如1959年喬用之概念與基數效用之假設,只要知姆斯基(NoamChomsky)對史金納道消費者的序數偏好(由其無差異曲1957年之巨著VerbalBehavior的書評線顯示),就可以推導出其需

6、求曲中,就對行為學派不研究主觀感受作線。對需求函數之分析,這無疑是一了下述諷刺:「從沃森1913年之宣言大進步,因為它用較少的假設而得出至今,已近半個世紀了。現在,絕大同樣的結論。經濟學者的偏差,在於多數心理學者都追隨他。結果是⋯⋯心否定基數效用在其他領域(如社會選理學先是賣掉了其靈魂,然後又心神擇、最優人口、生命估值等)之應喪失,而現在看來已經垂垂待斃,完用,而在這些領域中,單純序數效用全失去了意識。」是不足夠的,沒有人際比較也不行。認知心理學(CognitivePsychology)在心理學的研究上,也發生了類抬頭後,學界才逐漸接受主觀感受的似的變化。古典心理學者無顧忌地研究。直到現在

7、,排斥主觀感受者還談論心靈、意識,也用自我反省是大有人在,但亦有不少學者改變態(Introspection)來進行分析。自本世紀度。例如蓋洛普(G.G.Gallup)曾說初起,由沃森(JohnB.Watson)與史金過:「以前我對學生說,沒有人曾聽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1997年10月號 總第四十三期到、看過、嘗到、或動到心靈用錢來增加快樂。因此,快樂才是我152經濟與社會(Mind)。因此,心靈可能存在,卻不們的終極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