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572748
大小:192.2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9
《非遗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刍议.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与文艺生活LITERATURELIFE学科园地非遗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刍议黄海珍(福建省南安市文体新局非遗保护中心,福建泉州362300)摘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作为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文化具有显著的作用,而作为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群众文化素质,加强非遗保护力度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此,本文将浅议非议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提出如何使两者有效结合以实现共赢。关键词:非遗;保护;乡村建设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
2、2(2014)15—0241—02一、引言支持;落实保护资金,科学的投入专项经费为非遗保护提供资产美丽乡村是指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支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文化部评定为中国第一个文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其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包括福建的泉州、漳州、厦门三地)。具体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作为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文化具为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福建省文化厅分两批次确定了有显著的作用,而作为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文化的50个示范点、示范园区,并
3、提出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的建设思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生活密切组成部分。在农村,传统文化及路,从下至下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泉州、厦门、漳州等各级政其道德素养能约束并维持群众生活、生产形成整体,并使社会文府也将非遗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资金上为非遗保护提供明与群众心态得以稳定。非遗充分彰显着乡村文明,是民族精神支持。同时,各级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非遗保护机构,特别是南安的个性化表现形式。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有效地利市核定事业编制2人,成为省首个有独立编制的县市级非物质用并融合非遗,使其伴有浓密的本土特
4、色,群众文化素质得以提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升,非遗得到有力的保护,使社会得以和谐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人非遗,让非遗保护的内涵深入人心,二、非遗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从而使全民保护意识得以提升。文化部批准实施《闽南文化生态随着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为满足群众的殷切需求,全国范保护区总体规划》,南安市丰州镇、石井镇因其较为完整、自然的围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得以逐步开展,而非遗作为活态文化,大传统闽南生态环境而入选《规划》的重点区域保护对象。南安市多根植于农村。虽然此二者宗旨一致,即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得将美丽乡村
5、建设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建以传承与繁荣,但实施中却存在部分抵触现象。设有力结合。一是开展调查,确定重点保护内容。调查内容包括首先,传统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新生民间信俗、传统习俗、民族心理等整体文化环境的调查,明确保儿,大部分群众都不甚知晓非遗,尤其是农村地区,从而使得人护范围,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认真贯彻落实,使非遗不同项目们对非遗保护与乡村建设的认识具有深与浅的冲突;其次,美丽之间、非遗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相关联,将单一项目保护乡村建设其工程需要考核、验收,实施过
6、程需资金成本等,即便模式转变为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综合性保护。二是建立相关非是各方协调共建少说也要两年时间,而部分农村具有非遗环境遗保护制度。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中心,贯穿落实非遗保护制度,及其相关非遗名录,使其反而保护起来更为方便;再者,群众是建立非遗名录制度、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非遗和美丽乡村的直接主体,如今的国情使得人们或向往美好记录非遗,征集相关非遗实物等,给非遗保护提供基础。三是搭生活或根生社会,使得非遗保护工作只得依靠相关文化部门;然建非遗传承平台。民间艺人、传承人队伍即是建设美丽
7、乡村的主后,美丽乡村更着重于诸如美化、整洁、次序等外在建设,使人很体,也为非遗传承及保护作出了很大贡献。南安市丰州镇建有直观的感受到生活的变化,运用现代化技术其实现过程相对简“蛇脱壳古阵法”非遗传习所,石井镇在闽南高甲戏的发祥地岑单,但非则更注重其内在,表现形式大多被内化,穿插于日常生兜村建有高甲戏(陈列室)传习所,加强非遗博物馆、陈列室、传活中,使得人们认为理所当然而未察觉。一定程度上讲,美丽乡习所建设的举措,不仅扶持帮助非遗传承人通过带徒传艺、举办村的建设实效受到非遗的干扰,它也以相对的方式限制非遗的
8、相关传习班等形式培养新一代传人。同时,也促进美丽乡村建传承。设,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当地美丽乡村建设除此之外,非遗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在软硬与形神等方面带来了一定收入。总而言之,利用政府的宏观作用,使非遗保护都相互抵触,存在着矛盾争端。总之,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非渗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两者的协调共赢。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村庄的搬迁或整治造成了遗失,农村文化显在非遗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中,群众是其最直接的主体。因得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