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

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

ID:5356960

大小:485.0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08

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_第1页
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_第2页
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_第3页
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_第4页
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8)1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期诉讼理论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马皑宗会生摘要审讯是诉讼过程中经常要面临的环节,传统的审讯方式因单纯注重对犯罪嫌疑人施加生理和心理压力,具有技术上的弊病。审讯过程是心理互动、信息交流的过程,心理学中如认知、决策、说服等理论与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该过程。在倡导/软审讯0的大背景下,探讨有心理学理论支持的认知重构法、情感接纳法、结果分析法等具体方法可以在实现公正的前提下,提高执法与司法的效率。关键词审讯心理学认知情感态度目前,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执法、司法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普及。

2、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人质危机谈判中的心理学技巧、罪犯矫正中的心理学方法等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的实战技术展现着心理学的价值。在公安、检察等机关,采用心理学方法开展审讯工作的尝试也已经从以往注重常识性的经验总结过渡到强调实证的经验归纳。对审讯中的有关心理学原理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科学地使用心理学,提高办案质量与效率。一、对传统审讯方式的反思传统的审讯方式并没有严格的定势,一般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办案人员依据个人办案经历积累的经验。其基本的程式是以施加压力为主要方法,以审讯人员扮演/红脸和白脸0的角色

3、增强犯罪嫌疑人的紧张与焦虑,前者使用扩大风险的说教,后者采取以承诺为主的说服,利用犯罪嫌疑人求生的本能和对动机平衡的趋向,对压力产生服从或屈从,在并非态度改变的状态下供述。传统的审讯方法并非一无是处,在许多案件中仍然可以发挥作用。但是,由于犯罪嫌疑人个人特征的千差万别,单一的审讯策略无法适用于所有案件的审讯工作。司法公正理念的张扬,推动了对犯罪嫌疑人态度的改变,传统的审讯方法在政策要求和司法监督的语境中显现出明显的技术性缺陷,探讨新的适应法律和公众期望的审讯方法已日渐成为执法与司法部门的当务之急。从我们调研的情况分

4、析,相关部门依赖传统的审讯方法,难以接受更加人性化和符合法律要求的其他审讯方法,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有以下几点:首先,司法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刻板印象已经构成认知图式中难以逆转的态度上的偏见,/尽管图式通¹常来说非常有用,它也存在缺陷。图式可能会导致人们自动形成刻板印象。0由此引发先入为主的有罪推定、刑讯逼供和态度、情感、行为方面的歧视。导致这一具有普遍性问题的原因大致源于三点:一是以阶级斗争为思维图式的/战争理念0长期以来对司法人员的影响,导致/敌我0概念深入人心。由*本文是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与河南省

5、人民检察院反贪局联合课题/贪污贿赂案件侦查中的心理支持0项目的阶段性成果。¹[美]ElliotArronson等著:5社会心理学6,侯玉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48#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8)2于战争是你死我活的生命博弈,对敌人要狠成为认知决策中自我保护并可实现效率最优化(而非收益最优化)的简单方法。虽然我国建国已有60年的历史,但在其中30多年的时间里延续了在战争环境中产生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司法和对敌理念,对犯罪嫌疑人的偏见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心理基础,由此导致审讯工作的重心不是了解案件

6、真相,而是辨识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的误区。二是采用简单的/二分法0¹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编码和归类,将/犯罪嫌疑人0等同于/犯罪人0,并作为一个群体概念予以认识。这种自证预言º不考虑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和无罪的可能性,而是依赖/代表性法则0»寻求的心理捷径,仅仅因为符合某一特征,如犯罪嫌疑人这种法律身份,就主观而片面地视其为/危险0。这种做法的弊端是导致对/犯罪嫌疑人0群体的不公平,用标签的方式将所有犯罪嫌疑人视为法律意义上的犯罪人。并且在对信息的自动化加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在/二分法0的阴影

7、下,犯罪嫌疑人不再具有/人0的资格,其基本的人权在审讯过程中丧失,得不到宪法的保护。简单的/二分法0还存在泛化的误区,不仅直接对应犯罪嫌疑人,而且影响到他们的家庭,形成社会上对/犯罪嫌疑人0家属的偏见与戒备,影响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庭亲社会情感的培养。三是政法机关是一家的错误认识削弱了公、检、法三机关的职能责任,单纯强调在党委领导下的司法工作,忽略了监督的义务和服务于人民并维护党的威信的义务,对诉讼环节中前一个办案单位的结论不进行深入核查。其次是传统的审讯方式更注重压力的运用,采取考验犯罪嫌疑人的生理与心理极限的方式获

8、得口供,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刑讯逼供的方法。客观地说,由于人类趋利避害本能的作用,绝大多数事实上有罪的犯罪嫌疑人在我们并不掌握绝对证据材料的情况下都不会轻易地供述,而是选择各种以逃避为目的的应对方式,刑讯逼供往往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明显失去了法律的公平和程序上的正义。更为可怕的是,在许多办案人员的经验中,由刑讯逼供获得的口供已经具有强化物的效用,当采取此方法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