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论文.pdf

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论文.pdf

ID:53569577

大小:80.67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8

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种田·2013年第3期·9·,.红小豆属于豆科短日照喜18℃,因此播种不能过早,田问播种地温应温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稳定在l4℃以上。I·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富含有机5.播种方法与密度垄作栽培,垄距霄._l质的沙壤土为宜。红小豆含有657O厘米,株距10~15厘米。播种量45~60千克/公顷,垄上条播。量銮喜盆全6_力口强田间管理①问苗、定苗及中立甓发展生产,不仅可以增收,还能耕。苗出齐后及时间苗,第一复叶期定苗,最获得用地养地的生态效益。种要留壮苗、大苗,拔掉弱苗。出苗后结合间植红小豆要获得高产,应掌握以苗第一次铲蹬,要防止压苗,有利提高地

2、培’_下几方面技术措施:温。第一次铲蹬后l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中1.选用优良品种优良品耕,开花前结合除草进行起垄培土,后期拔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应选择大一次草。粒型红小豆品种。如比较好的②防治蚜虫危害。生长期经常到田间品种有宝青红、冀红1008、南京红等,这几个检查,发生蚜虫及时用40%氧化乐果800~品种光泽度好,品质佳,产量高,抗病性强。1200倍液进行防治。2.选择适宜的茬口红小豆的前茬以③喷施叶面肥。结荚期喷施磷酸二氢玉米、谷子、小麦为最好,种植红小豆忌与豆钾,浓度为0.2%,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科作物重茬,否则根瘤减少,植株长势弱,病籽粒色泽

3、好,提高商品质量。虫害加重,造成大幅度减产。7.及时收获红小豆成熟时间不一致,3.整好地,施足底肥早春顶浆打垄,往往基部荚果已呈黑色,而上部的荚果还呈及时镇压,保持土壤墒情。结合整地施有机青色,或尚在灌浆。田问大多数植株上有2/3肥15吨/公顷,磷酸二铵150千克/公顷,的荚果变黄时,要及时收获。过晚易裂荚。硫酸钾45千克/公顷。底肥一次施足,满足收割后在田问晾晒2~3天,拉回后立即脱整个生育期的营养需要。粒,不要堆成大堆,以免长时间存放发生霉4.适时播种因为红小豆发芽的最低粒,影响色泽和质量,造成损失。温度为8℃,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4c《=~李平稻田

4、生态系的生境结构和小气候比较4.稻田超级送嫁药预防分蘖期病虫技术。简单,而且只有相对较少的资源,因为,稻田在秧苗移栽前2~3天,倍量喷施防治螟生态系中的物种多样性越少,空余生境生态虫、稻瘟病、稻蓟马以及稻飞虱等对路农位就越多,这就导致稻田生态系统极不稳药,以预防或减轻大田病虫的发生危害。定,病虫害发生频繁,产量品质易被影响。5.破口抽穗初期混合用药保穗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结合当地天气、病虫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将预防稻瘟病的农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抗病品种。药,与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的农药混合,一根据薯水稻病害绿色防控措施藉荐奎的菌核会掉落在稻的目的。田里

5、成为下一年的病原这一特点,在耕沤6.稻田耕沤治螟技术。在螟虫越冬化蛹田时,打捞菌核,并烧毁,对纹枯病等的防高峰期,及时耕沤冬闲田和绿肥田,灌深水浸治有着重要意义。沤,使螟虫不能正常羽化,降低发生基数。3.物理、生物等防控技术。灯光诱杀物7.减量用药控害增产技术。用40%氯理防治技术;性引诱剂诱杀;稻鸭共栖治虫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可湿性粉剂防治除草防纹枯病;选用系列高效生物农药控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用30%苯醚甲环唑·丙制各种病虫技术。环唑(爱苗)乳油防治纹枯病。刘文振掘金涉农行业的必备读物抢占农村市场的强势媒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