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96006
大小:7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6
《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黑龙江八一农恳大学张玉先一、小豆的生育周期小豆从播种到成熟,整个过程可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枝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按其生理特点可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即苗期、花荚期和鼓粒期,并且这三个时期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大致相等。1.苗期苗期包括种子发芽与出苗、幼苗期和分枝期。种子吸足水分后,在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发芽出苗,大约长出4~5个叶片后,开始出现分枝。大约经历30~35天。苗期主要是营养生长时期。根据苗期的长相可分为壮苗、旺苗和弱苗。壮苗的长相为叶绿色,大小适中,厚薄适当,茎粗,节多,节间短,株型紧凑,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挺拔。旺苗的长相为植株
2、徒长,枝叶过度繁茂,茎秆细弱,组织疏松,叶薄色淡,容易倒伏和感染病虫害。形成旺苗的原因,主要是播种过早、高温多湿的气侯、肥水供应过量、密度过大等。控制旺苗的措施主要有不浇水、不追肥、深中耕、串沟培土等。有徒长倒伏趋势的,可适当喷洒200mg/l的矮壮素或20mg/l的三碘苯甲酸。弱苗的长相为株小叶黄,茎细节长,分枝少,根系不发达,根瘤结的晚且少,叶小,色浅,脱落早。形成弱苗的原因有缺肥地薄,少雨干旱,雨涝水渍,土壤盐碱、板结,播种过深,密度过大,间苗过晚,病虫为害等。总之,苗期的生理特点是氮代谢为主,此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抓全苗、壮苗,给下阶段发育打好基础。主要通过查苗补种
3、、及时间定苗、中耕除草等措施,确保苗全、苗匀、苗齐,在此基础上培育壮苗,促进花芽分化。2.花荚期花荚期包括开花与结荚,即小豆从开花到荚果形成,此期大约经历30~35天。花荚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也是植株生长发育最快最旺盛的时期。此期茎叶的生长和荚果的形成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是干物质形成积累最多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的生理特点是糖氮代谢并重。此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应是增花保荚,通过肥水管理等措施,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发展,控制徒长,防止倒伏,确保多花多荚。3.鼓粒期一般从荚果伸长到荚内豆粒鼓到最大体积时称为鼓粒期。小豆鼓粒是叶片、叶柄、茎秆和荚皮中的
4、养分源源不断地运向种子的过程,即灌浆过程。种子的干物质积累在开花后10天内增加缓慢,以后的一周加快。种子的绝大部分干物质是这以后的三周内积累的。小豆鼓粒期大约也要经历30~35天。鼓粒期的生理特点是以糖代谢为主,生长中心是生殖器官的籽粒。这一时期的外界条件,对小豆的结荚率、每荚粒数、粒重以及子实产量影响很大。若光照、水分、养分不足,将造成大量落荚或有荚无粒,百粒重下降。此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通过肥水和田间管理措施,保证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和肥水供应,尽可能延长植株功能叶片的寿命,提高光合能力,促早熟,增粒重,实现高产稳产。二、小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l.温度小豆为喜温作物,全生育
5、期需要≥10℃的积温2000~2800℃。从播种到开花约需积温l000℃左右,全生育期最适宜温度为2O~24℃。小豆种子在8~10℃时即可发芽,最适宜的发芽温度是14~18℃,田间播种地温应稳定在14℃以上。花芽分化和开花结荚期最适宜温度为24℃,低于16℃时花芽分化受到影响而使花荚减少。小豆对霜害的抵抗力弱,发芽期间不耐霜害。种子成熟期间最怕低温秋霜,遇霜害的种子将会降低品质或丧失发芽力。2.光照小豆为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较为敏感,中晚熟品种反应尤甚。光照对小豆不同生育阶段的影响不尽相同,幼苗期受影响最大,开花期次之,结荚期受影响较小。小豆幼苗期给以短日照处理,则植株
6、变矮,茎节缩短,节数减少。相反,适当延长日照时间,能使小豆茎叶生长繁茂,叶片增大,产量提高。北种南引,植物矮小,开花提早;南种北引,植株高大,开花延迟或不能结实。3.水分小豆每形成1g干物质需要吸收600~650g的水分。农谚说:“旱绿豆,涝小豆”,主要是指鼓粒灌浆阶段需要较多的水分。小豆对水分的要求,随小豆生育阶段、植株大小、产量高低、土壤结构不同而不同。小豆幼苗期需水较少,开花结荚期需水最多,鼓粒前期需水较多,鼓粒后期需水则较少。若土壤水分不足或干旱天气,就会影响小豆的生长,造成秕荚小粒。小豆的生长发育要求适当的湿润气候,它具有一定的耐湿性。但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会影
7、响根瘤菌的生长发育,生育后期空气湿度过大,会降低小豆品质。成熟期间则要求气候干燥,如阴湿多雨天气会造成荚实霉烂。4.养分小豆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氮、磷、钾和其它无机盐类。据测定,每生产10kg小豆籽粒,需吸收氮3.42kg、磷0.85kg、钾2.28kg和钙、镁、锌、铁、硫、钼、铜、锰等微量元素。小豆不同生育期,吸收矿质元素的数量是不同的。苗期对氮的吸收较少,从分枝期开始明显增加,开花期增加减缓,结荚至鼓粒阶段20天增加最快。对磷的吸收,结荚期以前平缓增加,结荚期显著增加。结荚期积累磷量与产量呈直线相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