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施肥技术-论文.pdf

大豆施肥技术-论文.pdf

ID:53566552

大小:84.45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8

大豆施肥技术-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大豆施肥技术-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肥植保2014年5月·第3l卷第五期大豆施肥技术一孙秀荣(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安徽淮北235000)【摘要】根据大豆的生育特点和需肥规律,提出科学施肥,夺取大豆丰收。【关键词】大豆;生育期;根瘤菌;施肥技术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一些高产大豆新品种的育成,人们重新对种植大豆产生了兴趣。但是,由于许多农民没有掌握大豆的生育特点、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错误地认为大豆自身有同氮作用,不需再施肥,因而种植大豆管理粗放,广种薄收,导致产量很低。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迫在眉捷的问题,即如何科学施肥,夺取大豆丰收?1、大豆的需肥特点1.1大豆自身有固

2、氧作用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肥料由根瘤菌供给和从土壤中吸收。根瘤菌同定空气中的氮素为大豆利用,固氮作用高峰集中于开花至鼓粒期,开花前和鼓粒后期固氮能力均较弱。1.2大豆是喜磷作物大豆苗期虽只吸收磷总量的15%,但此期缺磷会使大豆营养器官受到严重抑带lJ,后期无法弥补。1.3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据研究,每牛产100kg大豆种子,需吸收纯氮6.5kg、有效磷1.5kg、有效钾3.2kg,—者比例大致为4:1:2,比水稻、小麦、玉米等都高。而根瘤菌只能固定氮素,且供给大豆的氮也仅占大豆增产更明显。需氮总量的50%~60%。因此.还必须施用一定数量的氮、磷和大豆开花

3、前或初花期追施氮素化肥,每亩追施尿素3~5钾肥,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千克,也有良好的增产作用。追肥可于中耕前撒施,随后即中1.4大豆不同生育阶段需肥量有差异耕。肥地此肥可不施。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开花前和鼓粒2.3增施磷肥后口及收养分较少.大豆需磷较多,目前为止大部分地区土壤均表现~·定程度2、大豆施肥技术缺磷。因此,应增施磷肥。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所以磷肥2.1多施有机肥宜作基肥或种肥早施。一般每亩可施过磷酸钙15—20kg或磷用较多的有机肥作底肥,不仅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而且酸二铵8~lOkg。如果前茬小麦施足了磷肥

4、,土壤中不缺磷,种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和根瘤的形成,增强固氮能力。大豆时呵不再施磷肥。麦茬直播夏大由于播种时间紧,来不及整地施基肥,应2.4根外补肥强调前茬小麦田多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据研究,前茬肥力基础大豆进入花荚期是需要各种营养元素最多的时期,而鼓粒好,有机肥施用足,大豆增产效果明显。期后植株根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2.2巧施氮肥早衰减产。大豆叶片对养分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叶而喷肥可延大豆需氮索虽多,但由于其自身具有固氮能力,因此需要长叶片的功能期,且肥料利用率很高,对鼓粒结实作用明显,一施用的氮肥并不太多,关键是要突出一个“巧”

5、字。般能增产10%一20%。每亩可用磷酸二铵1kg或尿素0.5~lkg中等以下肥力的出块,适时适量施用氮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或过磷酸钙I.5~2kg,或磷二氢钾0.2~0.3kg加硼砂100g,对果;肥力较高的阳块则不明显,施用过多不仅浪费,而且还会造水50~60kg于晴天傍晚喷施(其中如用过磷酸钙要先预浸成减产。一般地块每亩可施尿素5kg或碳酸氢铵15kg作底肥;24—28小时后过滤再喷),喷施部位以叶片背而为好从结荚开高肥田可少施或不施氮肥,薄地用少量氮肥作种肥效果更好,始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此外,结合根外喷肥,在有利于大壮苗和花芽分化

6、。但种肥用量要少,旦要做到肥种肥液中加入适当品种和适量的植物牛长调节剂,增产效果会更隔离,以免烧种一般地块种肥每亩施尿素3~5kg,同时配施好10~15kg过磷酸钙为宦,或每亩施尿素2~3kg加磷酸二铵3kg·l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