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法指导.doc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doc

ID:53455517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4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doc_第1页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doc_第2页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doc_第3页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就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之所以成绩优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要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下面就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实践,就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来谈几点体会。     1.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会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

2、引导学生使用课本,养成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第一根据不同年龄特征来确定要求:低年级应从看图明意开始,会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图意,对文字部分要指导逐字逐句阅读,做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意;中年级要根据教师提出的阅读要求,一段一段地默读,做到边读、边想、边算、边议,逐步认识结论;高年级要按照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独立阅读,做到把阅读和讨论、质疑、操作、计算、实验验证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设计题复习除法中“商不变规律”,120÷30  12÷3  

3、1200÷4300再让学生观察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在相同的纸条表示的阴影部分,再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观察它们各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经过指导,学生能自己看懂从左往右看,分子、分母同时乘2;从右往左看,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再启发学生用自己话来表达这种规律,这样,学生不仅自己发现了规律,还学会了怎样看书找规律,得结论,从而提高阅读、观察、推理能力。     第二,在同一时期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课本的指导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可以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前可让学生先预习课本,对于将要学到的新知识先自学

4、,看哪些能看懂,哪些看不懂,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这里要注意的是,学生看书时往往只重视回答问题,寻找答案,忽视思考探索的过程。我们要通过提出一些关键的有探究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重点看过程。二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看书,一般是新授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留有质疑的余地。有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有的内容学生看书就能看懂理解的,教师不必讲解。对于书上的数学概念要指导学生精读,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去理解。如教学“平行线”时,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这两个关键词,加深对这

5、一概念的理解。4三是指导学生课后自读课本,其目的是对所学的知识消化品味,如一些文字长或难记忆的概念,则需要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另外,课后学生还可以阅读一些教师推荐的数学课外读物,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比较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如果教师引导得力,则会对这些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如一些数学竞赛成绩突出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学的兴趣和能力,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四、指导学生巧用记忆方法大多数数学概念都比较抽象,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学生通常都是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当时能记住,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因此,如果指导学生在理解

6、的基础上去记忆,对于不同的概念采取不同的方法,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适合小学生记忆的方法主要有:①比较记忆法。如教学反比例这一概念时,指导学生把它与学过的正比例概念相比较,找出相同点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不同点是:成正比例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成反比例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样一比较,学生加深了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容易记忆。②形象记忆法。这种记忆方法适合记忆几何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记忆公式就容易多了。如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是从长方

7、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3 联系记忆法。对于那些相近的知识,可采用此方法,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记忆。4 归类记忆法。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部分,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一般四边形和特殊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又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和菱形,这样的关系通过分类就可以很容易的区分开来。 4总之,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重视的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效果。可见实施学法指导势在必行。诚然,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形式

8、是多样的,也是一项十分具体细致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真正做到“教”为了“不教”,“学”为了“不学”。2016.3.11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