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发生加重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丝黑穗发生加重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ID:5345376

大小:112.49 KB

页数:1页

时间:2017-12-08

玉米丝黑穗发生加重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1页
资源描述:

《玉米丝黑穗发生加重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米丝黑穗发生加重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河北省元氏县玉米播种面积已达2133hm,2.5危害症状出现晚。玉米丝黑穗病一般只侵染占总播种面积的60%,在农民收入上占有极大的比雄穗和雌穗,到生长后期许多农民轻视后期管理,重。然而自2005年以来,由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直到秋收受害果穗已形成黑粉散发,致使下一年发生不断加重,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及品质。为探生加重。讨其综防技术,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自2007年以2.6人为因素导致了该病菌迅速蔓延。首先不能来,笔者做了3年田间调查及防治试验示范,总结对轻发病田坚持连

2、续采取药剂拌种这一有效措施,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为指导农民防治提供了理论其次病株处理不彻底:有的农户不能及时拔除病依据。株,有的农户将拔除病株或掰下的病穗随意抛在田12005年以来发生及危害情况边路上,有的垫入猪圈。有的农户只注意掰下了发1.1发病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属担子菌病雌穗而忽视了发病雄穗,增加了田间菌源量。纲,黑粉菌目,轴黑粉菌属。以冬孢子在土壤、病3综合防控技术残体及混入粪肥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第2玉米丝黑穗病防治应采用人工摘取、药剂拌种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来源。该病属系统侵染性

3、病害,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并要求连片统一防治,以一般苗期侵入在穗期才表现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提高玉米丝黑穗的整体防治效果。雄穗,一旦发病往往全株绝收。受害严重植株苗期3.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杜绝种子带菌,这是防分蘖增多呈丛生型,节问缩短,植株矮化,幼苗心治丝黑穗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对于易感病品种要坚叶卷缩弯曲成鞭状。成株期雌穗发病不吐花丝,除决淘汰。苞叶外整个果穗变为黑粉包,雄穗花器变形,不形3.2合理轮作。对重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可成雄蕊,颖片呈多叶状,田间病株大多雌雄穗同时与马铃薯、大豆、油葵

4、等作物轮作倒茬,可以有效受害。地降低土壤带菌而引起的发病。.1.2危害情况。元氏县自2005年以来玉米丝黑穗3-3施用经过发酵的无菌粪肥。不用带菌的玉米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2005秸秆肥料。年发生面积40hm,仅占全县播种面积1.4%,病3-4及早拔除病株,减少田间菌源。在玉米生长株率一般在1%~3%。到2009年发生达333_3期要勤检查,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hm,病株率达5%~10%,重病田被害率达20%~或烧毁。30%,一般受害地块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3

5、.5适时播种,加快播后出苗。在土壤墒情好的50%以上。玉米丝黑穗病已经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丰情况下播种,并适当浅播,加快玉米出苗速度,减产丰收。少病菌侵染机会。2发生加重原因分析3.6药剂拌种。用2%的立克秀按种子量的O.3%~2.1玉米丝黑穗病菌生命力极强。土壤、粪肥带0.4%拌种,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菌通过家畜消化道、堆沤仍能保持其生命力,并且0.2%~0.3%拌种,或50%甲托粉剂按种子量的该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4年,而玉米连作决定0.3%~O.5%拌种,防治效果比较理想,可使发病

6、了土壤菌量的快速增长,为下一年发生提供了充足率下降80%以上。的病源。051130河北省元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传播。;令径广泛。该病菌可通过土壤、粪肥传宁立英播,也可以粘附农机具,特别是借助风力、流水远距离扩散传播,导致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2.3秸村还田面积大。近年来秸秆还田面积不断增加,大量带菌的玉米秸秆残留田问,成为下一年病害发生的菌源。2.4长期连件。玉米是元氏县主要大日]作物,倒茬困难,长期连作导致土壤中病原菌大量堆积,遇到适宜气候条件易导致发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