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328940
大小:7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3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3届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十八校联考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惠城区2013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十八校联考试题语文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按要求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2、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3)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2分)(4)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中,最能表现烈日之下劳动者在田间劳作艰辛的诗句是:,。(2分)(5)默写杜牧的《赤壁》(4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zéfá()我。
3、(2)他又在其他同乡处得知信客没有说他任何坏话,还听说从此信客已fùxián()在家。(3)我们多年jùzúérjū()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4)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búxièzhíbiàn()的神气。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D.小明变化了早晨
4、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4.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赞美春天的话。(80字之内)(4分)A组:轻盈繁密和煦多姿多彩眼花缭乱B组:不但……而且……只有……才……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2008年10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措举,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
5、”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丙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1)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说说理由:(2分)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8题。(一)(12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6、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父异焉/异想天开C.泯然众人
7、矣/屋舍俨然D.稍稍宾客其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8.方仲永由五岁时的奇才初露,到少年时的□□□□□□□”,再到二十岁时的“□□□□□”,完全是因为父亲“□□□”,由此可见后天教育的重要。(3分)9.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闻之也久”一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B.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得成就。C.文中”受之人”是指人的
8、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之天”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D.“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二)(10分)4孩子,踮起脚尖够一够曹文轩 ①从读书中获得愉悦,甚至以读书来消遣,这在一个风行享乐的时代,是合理的。对于一般阅读大众而言,我们大概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放下这些浅显的书去亲近那些深奥的、费脑筋的书。因为世界并不需要有太多深刻的人。对于一般人而言,不读坏书足矣。②但一个具有深度的社会、国家、民族,总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